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注释]
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3、瑕谪:过失、缺点、疵病。
4、数:计算。
5、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6、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7、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8、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9、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叶曼 述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第二十六章主要讲为人处世要持重不躁进,持重以驭轻,守静以制动。这一章再接着提出五个善来,这五个善就是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能够按这五个善来行事的话,就叫做顺自然;能够顺自然,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气质变化,自然而然地把恶习改掉。世界上没有一个可弃之人,万物也没有一个可弃之物,圣人就能够行五善以使别人潜移默化,救治百姓。
“善行无辄迹”。意思是善于行路的人不会留下车轮痕迹,引申为不故意做作的人能够处世自然,使所做的事不落痕迹。王弼注说:“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顺着自然而行,不刻意有所作为,而物却能够自然成长,却又没有人工斧凿之痕。举个例子,王莽的祖父太公是个有道之人。有人来抢他的土地,他说土地是养民的,怎么可以为了保护土地而伤了老百姓呢?于是他就走了。后来老百姓都很尊敬他,逐渐地归附于他,所以他虽然把土地出让,却赢得了更多百姓和土地。真正行善的人能够顺着自然,不躁不施,并且毫无造作的痕迹,最后却能够不求而得。有些人行事都是在那儿作秀,自以为代表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没有自己就会天下大乱,这样的话就不是善行了。佛教里面说的“不住相布施”,就是反对别人有善行而要显摆,比如捐一点钱就要把名字刻在墙上,连捐一片瓦,这个瓦上也得有自己的名字。《聊斋》里头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善人到了阎王那儿,阎王审判案子,说:“这是一个善人,他总是用心做善事,并对自己很得意。他已经安慰自己,给自己奖牌了,所以不必再奖赏他。”有心为善的目的是为了赢得美好的名声,这就有了辙迹,有了辙迹就不是自然。
我们走路的时候总是先迈出意只脚,另一只脚就跟上来,这样自然而然就走了。但如果心里总是想着这回该迈出左脚还是右脚,那么就没法走路了。我们开车的时候遇到危险,是踩刹车还是换档呢?通常新手都是踩了刹车,结果加了油门,许多问题就出在这上面。如果能够随心所欲地运动快慢,行所当行,行得非常自然,就不会出事了。当心念如一,人物合一的时候,就无为而无所不为了。
“善言无瑕谪”。王弼注说:“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瑕是美玉的斑点,谪是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顺着物的性,不加以分别,不加以剖析,就没有瑕、谪。为什么呢?因为一加分析就有好坏、是非、善恶、爱憎的区别。孔子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就是说要么不讲话,要讲话就得讲出东西,切中要点。人们常常说话不守信用,为什么?因为我们爱夸大,所以得道之人懂得人前做不到的不要说,人前说不得的不要做。从前我跟一个老师学佛,老师把我们聚到一起,要我们说自己将来的志愿是什么。那时候大家都说要修无量法门以普渡众生,然后老师问我,我说希望将来有足够的钱盖一所房子,把愿意修行而没有钱修行的人聚集在一起,让我来伺候他们的饭食,照顾他们的起居。老师说你的志愿怎么这么小?我说就是这么小的志愿可能这辈子都未必能做到。普渡众生的话我不敢说,因为我自己都没渡,怎么能去渡人呢?所以真正善言的人,言语简洁而言必有中,这样自然就没有瑕疵了。“辞约而指明”,这是说话最要紧的。我们为什么说太史公的笔法好,因为《史记》增一字则太多,减一字则太少,我们学写文章就要这样。另外,我们还要说“言语莫攻人心病”,不要逞口舌之快,专门挑人家的痛处,这一个“攻”比你拿刀子砍人还厉害,会让人终生不忘。倘若对方是一个君子,给他留个坏印象而已;如果对方是个小人,那么就会招来祸患。这就是所谓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一定要“慎言语,节饮食”,该我们说话的时候再说话,不是我们说话的时候就不要插嘴,不要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善数不用筹策”。王弼注说:“因物之数,不假形也。”筹、策都是指计算的工具。古时候用筹、策算数,后来就把筹策变成算盘,现在大家都用计算机。计算机用久了以后,不但不会打算盘,甚至于简单的算术都不会了。因为一按键盘计算结果就出来了。你问他三七多少,他说等我打打计算机。但这些我们小时候都得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说善数不用筹策了。但老子的这句话是另一个意思,是说对得失算计得太多了,反而会失去太多。圣人往往只把握大方向,引导大事物的发展趋势,小的事物则顺其自然,绝不斤斤计较。因为如果斤斤计较就会消耗太多精力,并且可能违反自然而使这些小事情的发展受到损害。因此善于计算的人决不会一分一毫地在那儿算计,他只是顺应自然万物而行,而最后自然万物都归附于他。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王弼注说:“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键,绳约而不可开解也。”“关”就是横的木头。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关门的人不需要木头堵住,但你却无法打开;善于打结的人不需要绳子,但你却无法解开。无论关闭得多紧的门都会被打开,无论打得多结实的结都能被解开,只有不用工具的时候才是最上乘的境界。《庄子》中讲,人们把东西藏得非常紧密,恨不得加多几把锁,大盗来了,他把整个箱子扛走,扛走的时候还害怕你锁得不紧,东西会掉出来呢。最上乘的境界就是大家都相安无事,无所作为,不起贪念,这样就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真正善闭的人,他是关闭人们心中的贪念,真正善于打结的人他是打紧人们心中的欲望。这就是以不闭为闭,以不结为结。
诸位看美国人有偷渡的吗?没有,因为他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国家给人带来强烈的优越感,没有一个美国人想要偷渡到其它国家去。而柏林的墙设满了机关枪,可是人家冒死都要逃走。一个极权的国家,关卡重重,虽然关卡把百姓限制得很严,可还是没法关住他。真正关住百姓的应该是关住他的心,而不是关住他的身体。一个家庭也一样,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常常会离家出走,就算父母把他锁在房间里也不行,他总能找到机会逃跑。而家庭很温暖的话,孩子为什么要逃走呢?这就是善关和不善关。两个人经过宣誓之后走进婚姻,这时感情发展的自然结果,誓言如同绳索一般把两个人系在一起。可是当婚姻有了问题的时候,就算用绳子束缚住对方,也改变不了大局。我们从前说义结金兰,就是富贵同享,祸患同当。这是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给对方的承诺,如果没有感情作为基础,那么形式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这样,必须以道义为基础才能长久。没有道义的结合都是利害的结合,当这个利没有的话,这个条约就完了,这就解开了。所以,我们只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用心结合的话,那么你就没有束缚,也就没有什么能够打开的了。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
这是承上面五者而言的。王弼注说:“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圣人不立形名以检于物,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故曰无弃人也。不尚贤能,则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常使民心无欲无惑,则无弃人也。”
圣人治理国家是一视同仁,没有不可教的。因为没有不可教的,所以大材大用,小材小用,会种地的让他种地,会栽花的让他栽花。因才施用就没有遗才,也没有弃人。四周围没有说遗失的才,没有用的才,于是世间就没有弃人,弃人就是废物一个。“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你能够让人人都有用,这就是善救人。因为使没有用的人都有用,那么人家就不会自卑,不会自弃,不会自甘堕落,这样的话才本质上救了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世间没有不可用的东西,牛膊、马粪都可以用,可以拿去施肥,甚至可以拿去入药,只是看你如何用罢了。我们现在的旧报纸没用了之后可以回收,拿去加工之后变成新报纸。像这个《文献刊物》,就是旧报纸重新再生的纸。所以天底下哪有一个东西可以扔掉的呢?善于利用旧物的人,一张纸、一个塑胶料袋子、一个针头线头都是可以用的,我们要尽量发挥优良的传统习惯,不乱糟蹋东西,把没有弃物视为惜民。
圣人是拿光明的没有私的心行五善,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善行的人不刻意有所作为,善言的人不夸夸其谈,善数的人不会斤斤计较银行的存款,善闭的人永远敞开胸怀,善结的人不需要绳约而不可解开。应物自然,不设不施,却让人自然地潜移默化地归顺,把美好的品质传递给众人,让众人都各得其所,各安所事。所以,圣人常善救人,故不弃人。他不立形名来束缚万物,不造进来残害万物,扶持万物顺着自然之性发展,不领头去做什么事。无弃人、无弃物,这就是神明了。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人能顺应自然,不善人则不知该如何做,不善人取法于善人才能成功。所以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王弼注说:“举善以齐不善,故谓之师矣。”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师。孔子说人性善,因为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羞恶知心人皆有之,礼让之心人皆有之。坏人做了坏事,他都得遮遮掩掩,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因为他知道他做错了。善的标准推广之后,任何人都看到了,大家都能够向善看齐,以善来齐不善。这就是所谓的“见贤思齐”、“见不孝而内自省也”,看到好人就希望能跟他一样,看到不孝的就觉得不能像他那样。这样的话,善人立了这个楷模,来明明白白地表示应该如何做。
老子已经消解了善恶,所谓的善并不是指道德行为上的善,而是指顺应自然的善。但他所说的不善人取法于善人的意思却是跟儒家相同的。自然明明白白地表示在那儿,可以使人趋善去恶,大家看到善就向他学习,看到不善的就要赶紧注意。那么善人就像是一面镜子。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顺应自然而行的人就向他学习,违背自然而行的缺点就改正。所以善人就是我的镜子。同时,我们看到人家的缺点时,自己就要警惕,免得跟他一样。这样不善人也变成我们的镜子。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王弼注说:“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不以善弃不善也。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资应该理解为用的意思。不善人向善人学习,而善人对不善人是怎样一样关系呢?他不会因为不善人的不善而拒绝他,而是以善抛弃不善,使不善人把不善丢掉,从而为善人所用。善人主要把自己的品质传授给别人,把这些人教好了,他们就是你的资本,就为你所用,有人会说佛菩萨要是没有我们这些众生,他们都失业了。那是因为佛和众人也是在比较中区分的,如果没有众人也就没有佛了。正是因为有我们这种恶性的众生,所以佛菩萨才在这儿救我们。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王弼注说:“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于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善人和不善人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从大道的角度看并无什么不同。善人影响不善人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不善人为善人所用也是一种自然的关系。一个人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你不能够让一个种田的人去做教授,也不要让一个教授去种田,否则就是违反自然。世人不知道见贤思齐,尊贵可施法的人,而常常自以为是,谁都瞧不起,也不知道看见不孝自己反省反省,这是不贵其师、不用其资。这样的话五善的行为善行、善言、善闭、善数、善结都不会做,只是自己仗恃聪明,既不施善,也不救不善;不发慈悲,也不谦虚,这样即便是最聪明的人,最后也必然完全迷失。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善行无辙迹,
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
善言无瑕谪,
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
善数不用筹策,
因物之数,不假形也。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圣人不立形名,以检於物,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故曰无弃人也。不尚贤能,则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常使民心无欲无惑,则无弃人矣。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举善以师不善,故谓之师矣。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以善弃不善也#3,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於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善行無轍迹,
乘理而行,故無迹。
善言無瑕謫,
時然後言,故言滿天下無口過。
善計不用籌算,
萬物之數,畢陳於前,不計而知,安用籌算。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全德之人,其於萬物,如母之於子,雖縱之而不去,故無關而能閉,無繩而能約。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彼方執算以計,設關以閉,持繩以結,其力之所及者少矣。聖人之於人,非特容之,又善救之。我不棄人,而人安得不歸我乎?
是謂襲明。
救人於危難之中,非救之大者也。方其流轉生死,為物所蔽,而推吾至明以與之,使暗者皆明如燈,相傳相襲而不絕,則可謂善救人矣。
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聖人無心於教,故不愛其資;天下無心於學,故不貴其師。聖人非獨吾忘天下,亦能使天下忘我故也。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聖人之妙,雖智者有所不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