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的表达欲已经消失得所剩无几,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微信群,抑或朋友间的闲聊,都失去了兴致。
我的生活本来是撒下的一张大网,有梦,有远方,有使命。有我的朋友,有更多要探索的兴趣爱好,还有待阅读的书籍,手机里还有各种群与app不断延伸着的触角。而现在我对这张网的经营,已经缩减到身边的至亲与容纳肉体的房子了。
很多时候我都感觉到,再也没有什么可增加的,也没有什么可追寻的,更没有什么可表达与分享的。
我就只是活着,做饭吃饭,接娃送娃,拖地晾衣,与家人斗嘴周旋也挺好。不做家务的时候,我就无所事事地看云,坐在阳台发呆,躺在床上放空,这几乎成了我现阶段生活的主旋律。
从前啊,这种活法在我眼里是在浪费生命,必竟过了三十年不让自己闲下来,不断地去努力、学习、让自己越来越有价值的日子,这已经形成一种惯性。
现在这台生命机器的惯性是时候要彻底停下来了,让人为的意志停下来,请真我来接手,这是一个放手与臣服的过程,这就是我现阶段的生命之路。
今天却因为突然想到的事情,有了表达的冲动,内心很兴奋,这就是真我的礼物。
想起某次茶会上,一位前辈跟我说的话,他在了解我的经历与生活之后,非常坦白地说我自私,因为我并没有用尽全力把我的收获、经验用来帮助更多人……我甚至拒绝用“追求阅读量”的方式,使我的画和文章传播更广。
他的意思我懂,心中有大爱,有利益众生之愿的人,是会放下自我,对方式方法和结果并不计较,只求全力服务他人,造福社会的。
我也亲眼见过好多这样的人,内心着实钦佩,但我并不属于这类人。我的心里只有我,我只要自己活得自在舒心就好。
而且我也想号召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只管自己,管好自己就好,这并不是自私,只是活出自己的唯一方式。
因为没有活出自己的人,是无法给出真正的帮助的。
而且我观察到,好多人的自我,其实都是四分五裂的。在社会和父母的期待面前,他的自我没有力量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在不合适的婚姻面前,他的自我没有勇气跳出来;而在朋友、同事等等各种关系里,都上演着取悦与讨好……
他们简直没有自我,还不断被放下自我这样的言论所左右。
不曾拥有,何来放下?
记得很久以前(现在回忆很像上个世纪发生的事),那时我还在写新媒体教育类的文章,一位同行问我:“佳佳,我跟你一样,但凡为了阅读量而写,去讨好或取悦读者,我就觉得特别累,在生活里交朋友也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当时也不明白这是为啥,其实现在想来,她和我一样,都是需要先取悦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自我完整的人,内在的价值感是相对健康的,他们心中有爱有力量,往往可以非常自然地“取悦读者”,在关系上,也可以自然地付出,同时拥有清晰的边界。
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立足于现实,用尽一切办法,哪怕是需要取悦和讨好一部分人或市场。
在我眼里,他们也更容易跨越内心世界里的失落、感伤、纠结与迷茫,转而有更多的能量投入到现实世界之中,且帮助到更多的人。
有很多年,我就是在拼命学习成为这样的人:相对来说“无我”的人。也就是放下自己内在那点小伤感,小玻璃心,小忐忑小迷茫等等,把自己的聚焦点落在目标之上。
我希望自己可以不被负面情绪所裹挟,可以奔着想做的事直接行动,但事实是,我的模仿不仅累得半死,也必定走向失败的结局。一个从小自我就没有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长大后便要经历更痛苦的寻找,花更大的代价,来帮助它成长出来。这便是我不顾一切辞职去画画,放下家庭去行走的原因。
后来进入修行圈,看到很多老师的教导,也重在“无我”两个字上。无我,就是把个人的私利放在一边,包括个人的感受、喜好、判断、欲望等等,通过去奉爱,去帮助,去做利他的事,慢慢把那份“我执”消融掉。
这样也对,因为万物一体,帮助他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但我后来才意识到自己要走的路,恰恰是相反的。
那就是一条“自私”之路。
但这只是看起来自私,实际上却是整合自我的碎片,找回完整的自我。
自私与自我虽然很像,但也有一条界限:看看一个人是否愿意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起全部责任。不愿意负责,总是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并让别人为自己兜底承担后果,那才是自私。
当我慢慢走在这条路上时,才感受到爱的回流与聚集。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念头里再也不存在什么取悦或讨好,只有带着爱的行为而已。
生活中,我有能力保护自己,也能充满爱地为他人付出和考虑;我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而能锚定自己的目标了。对不喜欢的人和事情,我既有了拒绝的力量,也有了享受的能力。而这整个过程都是自然而然,从来不用头脑打架“别人会怎么想”、“要为他人着想哦!”这种拉扯。
这时候,自在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我想,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天生的”社会人“,而如我这般,却是天生的“个体人”。像我这种“出厂设置”的人,只有通过“自私”,才能走向真正的无私。
而这一路,我也见过许许多多自我并没有发展成熟的人,就开始践行放下、无我、奉献,导致越来越多的压抑与痛苦。其实我们只是忘了,帮助自己,也就是帮助他人,乃至整个社会啊。
而你最终也会发现,帮助他人的路,也是一条“自私”之路,因为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谁应该帮助谁。如果有帮助的概念,那只能是自己。就看你适合以帮助他人还是帮助自己作为出发点。
所以一些像曾经的我一样,活得累的朋友们,适合从“自私”出发,先学习讨好自己,成长自我吧。
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当你表达时,请遵从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而不是别人喜欢听什么;
当你在做选择时,请尊重自己内在的呼唤,而不是别人的劝导和期待,更不是来自应该与不应该;
当你面对欺骗与伤害时,请不要当老好人假装不在乎,及时保护自己;
当你面对自己带来的不好的后果时,勇敢承担起来,不怪罪他人,不作受害者,对所有的选择负起责任。
如此,你才会活得越来越自在,越来越成熟。我觉得,每个人都这样活,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