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也是小学生《告诉孩子你真棒》之2

        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卢勤老师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跟知心姐姐一起为激发孩子潜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努力。

        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本章首先讲述了一个女孩因报考北京大学只差几分没被录取而吃安眠药自杀的事。事件中孩子的父母觉得他们的心都要碎了!女儿是他们的全部,可女儿的全部是北大……

        卢勤老师认为:家长和孩子这两个“全部”都是错的。家长有自己的事业、生活、责任,不应只把女儿作为唯一。而女儿的全部就是北大也太绝对了。上大学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终点,最终还要走向社会。只认一条道,是逼自己走上绝路。

        卢勤老师儿子上大学时,曾请教过国内著名大学的一位老教授:儿子应该报考哪所大学? 这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她: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并让作者转告那些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父母:孩子的心理素质比重点大学更重要。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的,烦恼纠缠,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情商)。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都要面临同样的考验,从高考状元到成绩平平,从备受关注到默默无闻,心理落差之大,是令人很难承受的。
        如果一个孩子把上重点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那么结果可能是悲剧!
        自杀身亡和杀害父母的孩子虽然都是少数,但是心理有障碍的孩子却一天天在增多。一些在重压下长大的孩子,虽然上了大学,但内心世界仍然被自卑感笼罩着,不能自拔。
        “有一句话叫‘境由心生’。很多时候,人的痛苦与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决定的。你看路边的小草,被人踩来踩去,可它还是活下来了,它拼命地站起来,接受大自然给予的阳光、雨露,所以,它比温室里的花朵更有生命力。

        做为家长到底想要什么?是要分数,还是要孩子?是要成绩,还是要成长?……清楚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正是高考志愿填报时段,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集中时段,是心理问题爆发时段,也是解开孩子心结的机遇时段。我们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日夜操劳挣钱供孩子上学,不是为了以“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为理由去逼孩子达成目标,而是要让孩子快乐成长。

        心理问题就如一块大石头,会压碎精神生命。精神垮了,要么如行尸走肉,要么伤人伤己、反应过激。

        在此,我想借孩子老师的话与期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们共勉:人生是一条线,高考只是一个点而已,同学们这么努力,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美好前程的。我们约定——如果孩子考得好,请抱抱他。毕竟他稚嫩的肩膀,也扛过了十多年的日落月升。他们得到的每一分,都浸润着汗水,见证过他们起早贪黑全力以赴的拼搏。如果孩子考得不好,更要抱抱他。因为他的压力并没有比谁更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也许他已经独自哭过。无论结果如何,请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我们应该是孩子们坚强的后盾。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也是小学生《告诉孩子你真棒》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