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限模型--总结自用

RBAC(Role-BasedAccess Control,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权限管理模块的类图:
权限模型--总结自用_第1张图片

用户
无论哪个用户首先它必须是属于某个部门的,部门是行政单位,而某个部门也可以包含多个用户,所以部门和用户的关系为1对多的关系;
先说一下为什么要有用户组的概念,如果有一类的用户都要属于某个角色,我们一个个给用户授予角色,重复工作特别多,所以我们把这么一些用户进行分类,也就是用户组,这样的话,我们直接对用户组赋予角色,减少重复的工作量,这样达到的目的是这,用户拥有的所有许可,就是用户个人所属角色拥有的许可与该用户所在用户组所属角色拥有的许可之和。一个用户可以属于多个用户组,一个用户组也可以包括多个用户,所以用户与用户组是多对多的关系;

角色
角色是一定数量的许可的集合,许可的载体,一个角色可以包含多个用户,一个用户同样的也可以属于多个角色,所以角色与用户的关系为多对多的关系。同样的一个角色可以包含多个用户组,一个用户组也可以属于多个角色,所以角色和用户组也是多对多的关系;

许可
许可我一般称它为权限,它包括控制对象和操作,控制对象一般为资源,包括菜单、页面、文件等资源,而操作一般包括增删改查等,图中“系统操作”就是操作,“菜单信息”就是控制对象;
菜单信息中的每个菜单都会有增删改查等操作,所以菜单信息与系统操作是一对多的关系;
我们给角色授予权限时,授予就是颗粒最小的权限,所以我们将系统操作权限授予某些角色。一个角色可以拥有多个系统操作,一个系统操作同样也可以属于多个角色,所以系统操作和角色为多对多的关系

每个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每个角色关联一个或多个权限,从而可以实现了非常灵活的权限管理。角色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灵活创建,这样就省去了每新增一个用户就要关联一遍所有权限的麻烦。简单来说RBAC就是:用户关联角色,角色关联权限。

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系统在设计权限系统时都采用RBAC模型。然而也有的系统错误地实现了RBAC,他们采用的是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某个角色而不是判断权限,例如以下代码:
正确的RBAC模型是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某个权限,而不是角色。

hasRole('hr')) {
    // 执行某种只有“HR”角色才能做的功能,例如给员工涨薪…
    // ...
}

如果后期公司规定部门经理也可以给员工涨薪,这时就不得不修改代码了。

角色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连接了用户和权限的关系,每个角色可以关联多个权限,同时一个用户关联多个角色,那么这个用户就有了多个角色的多个权限。有人会问了为什么用户不直接关联权限呢?在用户基数小的系统,比如20个人的小系统,管理员可以直接把用户和权限关联,工作量并不大,选择一个用户勾选下需要的权限就完事了。但是在实际企业系统中,用户基数比较大,其中很多人的权限都是一样的,就是个普通访问权限,如果管理员给100人甚至更多授权,工作量巨大。这就引入了"角色(Role)"概念,一个角色可以与多个用户关联,管理员只需要把该角色赋予用户,那么用户就有了该角色下的所有权限,这样设计既提升了效率,也有很大的拓展性。

权限是用户可以访问的资源,包括页面权限,操作权限,数据权限:

页面权限: 即用户登录系统可以看到的页面,由菜单来控制,菜单包括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只要用户有一级和二级菜单的权限,那么用户就可以访问页面
操作权限: 即页面的功能按钮,包括查看,新增,修改,删除,审核等,用户点击删除按钮时,后台会校验用户角色下的所有权限是否包含该删除权限,如果是,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反之提示无权限。有的系统要求"可见即可操作",意思是如果页面上能够看到操作按钮,那么用户就可以操作,要实现此需求,这里就需要前端来配合,前端开发把用户的权限信息缓存,在页面判断用户是否包含此权限,如果有,就显示该按钮,如果没有,就隐藏该按钮。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但是在实际场景可自行选择是否需要这样做
数据权限: 数据权限就是用户在同一页面看到的数据是不同的,比如财务部只能看到其部门下的用户数据,采购部只看采购部的数据,在一些大型的公司,全国有很多城市和分公司,比如杭州用户登录系统只能看到杭州的数据,上海用户只能看到上海的数据,解决方案一般是把数据和具体的组织架构关联起来,举个例子,在给用户授权的时候,用户选择某个角色同时绑定组织如财务部或者合肥分公司,那么该用户就有了该角色下财务部或合肥分公司下的的数据权限。

RBAC0模型

权限模型--总结自用_第2张图片
涉及到三张表,这是权限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模型,它包括用户/角色/权限,其中用户和角色是多对多的关系,角色和权限也是多对多的关系。

RBAC1模型

权限模型--总结自用_第3张图片
此模型引入了角色继承(Hierarchical Role)概念,即角色具有上下级的关系,角色间的继承关系可分为一般继承关系和受限继承关系。一般继承关系仅要求角色继承关系是一个绝对偏序关系,允许角色间的多继承。而受限继承关系则进一步要求角色继承关系是一个树结构,实现角色间的单继承。这种设计可以给角色分组和分层,一定程度简化了权限管理工作。

RBAC2模型

基于核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角色的约束控制,RBAC2模型中添加了责任分离关系,其规定了权限被赋予角色时,或角色被赋予用户时,以及当用户在某一时刻激活一个角色时所应遵循的强制性规则。责任分离包括静态责任分离和动态责任分离。主要包括以下约束:

互斥角色: 同一用户只能分配到一组互斥角色集合中至多一个角色,支持责任分离的原则。互斥角色是指各自权限互相制约的两个角色。比如财务部有会计和审核员两个角色,他们是互斥角色,那么用户不能同时拥有这两个角色,体现了职责分离原则
基数约束: 一个角色被分配的用户数量受限;一个用户可拥有的角色数目受限;同样一个角色对应的访问权限数目也应受限,以控制高级权限在系统中的分配
先决条件角色: 即用户想获得某上级角色,必须先获得其下一级的角色

RBAC3模型

即最全面的权限管理,它是基于RBAC0,将RBAC1和RBAC2进行了整合

表结构设计

权限模型--总结自用_第4张图片

权限框架

Apache Shrio
Spring Security

Shiro是apache旗下一个开源框架,它将软件系统的安全认证相关的功能抽取出来,实现用户身份认证,权限授权、加密、会话管理等功能,组成了一个通用的安全认证框架。
shiro架构
权限模型--总结自用_第5张图片
Subject

Subject即主体,外部应用与subject进行交互,subject记录了当前操作用户,将用户的概念理解为当前操作的主体,可能是一个通过浏览器请求的用户,也可能是一个运行的程序。Subject在shiro中是一个接口,接口中定义了很多认证授相关的方法,外部程序通过subject进行认证授,而subject是通过SecurityManager安全管理器进行认证授权

SecurityManager

SecurityManager即安全管理器,对全部的subject进行安全管理,它是shiro的核心,负责对所有的subject进行安全管理。通过SecurityManager可以完成subject的认证、授权等,实质上SecurityManager是通过Authenticator进行认证,通过Authorizer进行授权,通过SessionManager进行会话管理等。

SecurityManager是一个接口,继承了Authenticator, Authorizer, SessionManager这三个接口。

Authenticator

Authenticator即认证器,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Authenticator是一个接口,shiro提供ModularRealmAuthenticator实现类,通过ModularRealmAuthenticator基本上可以满足大多数需求,也可以自定义认证器。

Authorizer

Authorizer即授权器,用户通过认证器认证通过,在访问功能时需要通过授权器判断用户是否有此功能的操作权限。

Realm

Realm即领域,相当于datasource数据源,securityManager进行安全认证需要通过Realm获取用户权限数据,比如:如果用户身份数据在数据库那么realm就需要从数据库获取用户身份信息。

SessionManager

sessionManager即会话管理,shiro框架定义了一套会话管理,它不依赖web容器的session,所以shiro可以使用在非web应用上,也可以将分布式应用的会话集中在一点管理,此特性可使它实现单点登录。

SessionDAO

SessionDAO即会话dao,是对session会话操作的一套接口,比如要将session存储到数据库,可以通过jdbc将会话存储到数据库。

CacheManager

CacheManager即缓存管理,将用户权限数据存储在缓存,这样可以提高性能。

Cryptography

Cryptography即密码管理,shiro提供了一套加密/解密的组件,方便开发。比如提供常用的散列、加/解密等功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常学习,shiro,权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