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你那个样子吧!”
今天是中秋假日的第一天,依然在广场上惬意地晨跑。天有一点阴,海风凉爽,西南角的风车转得很欢。
跑到游艇码头附近的时候,迎面走来两个人,应该是父亲和女儿,两人一前一后,父亲在女孩的后面。女孩的个子差不多和父亲一样高,有一点胖,脚无力的在地上拖着,身体晃悠着,看得出来是在努力想跑起来,可是结果并不比走快多少。
“你看你看,你那个样子吧!叫你出来是跑步的!看你那个样儿!”这个父亲眉头皱着嘴角撇向一边,一脸嫌弃的盯着前面的女孩,这种严厉又嫌弃的语气让擦肩而过的我听来并不舒服,不知女孩作何感想。
父亲这句话传递出来的言语信息是要女孩跑步运动,这句话伴随着的父亲的那副表情,那个严厉又嫌弃的样子,其背后的非语言信息则是“你就这熊样,跑步也没用,跑什么跑!”这个女孩无论跑与不跑都是错的。父亲的话对这个女孩来说就是一种双重束缚。
双重束缚是个啥?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关于双重束缚的段子:有个人养了一只狗,给狗取名为“别动”。狗接到指令经常是这样的:“别动,过来”或者“过来,别动”。据说,这只狗后来疯了。放在人身上,就是让一个人感觉怎么做都不行。
双重束缚这个理论是在1956年,由英国心理学家葛雷格里·贝特森提出的。指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向另一个人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对方必须做出反应,但不论对方如何反应,都会得到拒绝或否认,从而陷入两难的境地,精神分裂症状就是这种痛苦的表达。
贝特森观察发现:有些母亲与孩子的交流呈现出一种奇怪的现象。
譬如,一位母亲在嘴上对自己的孩子说着“我爱你”的时候,她的行为上却是扭过头去不理孩子,传递出来的非语言信息是“我拒绝和你接近,你离我远点”这样的“我不爱你”的信息。这时孩子所受到的就是“双重束缚”。
面临这种双重束缚的情景,那个全身心都依赖母亲的孩子,是无法对母亲表达自己心理上的矛盾感受。长期受到双重束缚的孩子,容易患精神分裂症。
贝特森认为,一旦深陷其中,孩子就会长期处于无所适从和必然的失败而带来的不确定感、混乱、焦虑、惊慌、愤怒、羞耻感、罪恶感,甚至绝望感、严重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同一性混乱等,最终积累为精神病性的行为紊乱。
虽然自创立之初,双重束缚理论就备受争议。但这一理论却真得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生活中这种让人无所适从的指令,广泛存在,可以说是有人际关系,就有可能存在双重束缚。
双重束缚,可以说是关系中的一方给另一方设置的沟通陷阱。就拿我们关注最多的亲子关系来说,双重束缚是父母给孩子设定的一种“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的沟通陷阱。
譬如,很多父母,在孩子吃饭慢的时候,会说“吃个饭磨磨蹭蹭半天,不饿赶紧下桌”,孩子吃得快,又会说孩子“多长时间没吃饭了,没个稳当样”。
再比如,父母们要求孩子见到大人必须打招呼,可是孩子话稍一多,当场就会被骂做“乱插话”、“人来疯”,孩子怎么做都是错的。
双重束缚,通常蕴含着不同程度的抽象化,这种抽象按照信息顺序呈现,这些信息可以隐藏在情境里,或者通过语气语调、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一个强悍的母亲对孩子大声训斥道:“你都这么大了,在这件事情上完全应该自主做决定!”这就是对孩子的双重束缚:母亲的言语信息是,你可以自己做主,不必凡事都来问我;但同时,她那种严厉的呵斥,传递给孩子的非言语信息,却是你必须听我的,你根本就不具备自己做主的能力,如果不听我的,后果会很严重。
此时的孩子就会面临两难:自己做了决定是听母亲的话,等于不自主,自己不做决定也是听母亲的话,还是不能自主,无论做与不做,都是不自主。
双重束缚是怎么来的呢?
为什么会发出让人产生双重束缚的指令呢?根源在于发出指令者自身的内在冲突不能、无法或者无力解决,可以说双重束缚是内心冲突的外化。
譬如上面的那个强悍的妈妈,可能本身就存在与孩子分离方面的内在冲突。我们说一个人外在言谈举止是内里爱恨情仇的呈现。如此说来,这位妈妈发出这种让孩子产生双重束缚的指令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很多时候,双重束缚也是习得的,有一些是从重要关系中习得,更多的是从家庭传承中习得,有着代际传递的特点。习得于各自家庭环境中自带的束缚,曾经既是对我们的限定,也是我们熟悉的安全。是接收到的指令,也是经常性地被催眠的无意识认同。
如何打破双重束缚呢?
打破双重束缚,离不开对双重束缚的觉察与判断。觉察到自己发出了让人产生双重束缚的指令,可以回头看看这个指令背后的problem,看看内心的那个冲突,需要解决的是冲突。解决内心冲突离不开自我内在成长。
对于遭受到双重束缚的一方来说,跳出来并不容易。之所以遭受到双重束缚,很多时候是处于关系中的弱势地位。能够觉察并判断出自己身上双重束缚的印记,同样需要心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