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读书笔记29

从正始到永嘉(一)

正始是魏废帝的年号,当日的政治实权已落在司马氏的手里,这与建安时代的政治情形是同样的衰落,但在文化思想上,却又有同样的光彩。两晋的玄学,就在这时候建立起来,何、王、嵇、阮一流的名士,都产生在这个时代。中国的文化思想,从这时起了一个大大的转变。

《魏氏春秋》说:“嵇康寓居河南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惺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前后遥相对照,是一件有趣味的事。但其间却有一点重要的差别。七子,是围绕着当日的君主贵族,七贤是寄情于竹林酒乐之乡,过其放浪自由的生活的。中间虽有山涛、王戎从事政治,然亦无损于他们那一派人的特有风格。由这种地方,一面说明建安、正始文人的生活思想的转变,同时也就表示当日文学精神的转变。老庄的玄学,由何宴、王弼、嵇康、阮籍一般人倡导鼓吹,于是道家思想日益兴盛,便成为两晋学术界的主流。因此当日的文学,连建安时代保存的那一点点写实的社会的色彩也完全脱去,无论诗文辞赋,全都是那些虚无的道家言语。文学的表现方法,也多由写实的变为象征的,抒情的变为说理的了。

《文心雕龙》说:“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惟嵇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明诗》)”他这话是不错的。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向秀、王戎、阮咸四人没有诗流传下来,刘伶除那著名的《酒德颂》外,只传下一篇《北芒客舍》的五言诗。何晏存诗二首,一为《鸿鹄比翼游》,一为《转蓬去其根》确是浮浅不足称。能作为正始诗人的代表的,自然只有阮籍、嵇康了。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今河南开封,是阮瑀的儿子,他赋性傲慢,胸怀高阔爰酒喜乐,反对礼法,成为有名的浪漫者。他著有《大人先生传》、《达庄论》、《通易论》诸文,尽力反对儒家的名教仁义,而归于老、庄的无为与逍遥。这些文字对于当日的玄学运动,发生极大的影响。

钱大昕在《何晏论》中说:“典午之世,士大夫以清谈为经济,以放达为盛德。竞争虚浮,不修方幅,在家则丧纪废,在朝则公务废。……以是咎嵇、阮可,以是罪王、何则不可。(《潜研堂集》卷一)”他说的这些事实是对的,其实咎秞、阮罪王、何都是不对的。当日那种浪漫的思想与生活的产生,完全是时代环境所造成,绝非出于其本性。当魏晋交替,人命的屠杀极为惨酷。如何晏、夏侯玄的诛族,钟会的被杀,都是令人寒心的事。士处当世,对于现实的希望完全消灭,不得不由积极的救世的人生观,变为消极的避世的人生观了。

《晋书·阮籍传》说:“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酣饮为常。”可知他并不是无志之士,只因为环境过于恶劣,又不愿去做那种趋炎附势的下贱行为,只好纵酒取乐,而归于颓废一途了。他虽是连续地在司马父子的手下做着官,那也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明哲保身的方法,他的心境自然是痛苦的。如果他真是爱富贵,司马昭替他儿子司马炎求亲的时候,他何必要烂醉六十天,去装聋卖哑呢?我们读他的《首阳山赋》,知道他的心中还蕴藏着激烈的愤慨与热烈的情感。他讨厌那些高官大吏假借礼法的名义来陷害良人,所以他反对那种虚伪的礼法,他看见那些君主贵族的胡作乱为,所以他鼓吹无为,他受不了那种压迫束缚的生活,所以他歌诵着清静逍遥的境界。这种种心情的结合,表现出来的是那有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

在那个动辄得咎的时代,说话做人固不容易,作诗作文也就很难。自己心中的愤恨和情感,只能用隐秘的象征的语旬表现出来,因此《咏怀诗》就蒙了一层晦隐的帷幕。颜延年说:“阮公身事乱朝,常恐遇祸。因兹《咏怀》,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诗品》也说:“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可知这种象征的表现法,也是时代造成的。他在第一首说:“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这忧思伤心,便是《咏怀》诗的中心意境。他忧思宇宙间一切的幻灭,他伤心人事社会的离乱,他羡慕仙界的美丽而又同时感其虚无。他痛恨现实世界的恶劣而又无法逃避。这些心境的波潮,便是他要咏的怀抱。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

渴饮清泉流,饥食甘一箪。岁时无以祀,衣服常苦寒。

履履咏南风,缊袍笑华轩。信道守诗书,义不受一餐。烈烈褒贬辞,老氏用长叹。


这些都是《咏怀》诗中意义比较明显一点的作品,在这些作品里,阮籍的伤时感事反礼法慕自由的心境,我们是可以体会得到的。在他的集子里,没有一首乐府,他是东汉建安以来,第一个用全力作五言的大诗人,五言诗到了他,地位更是稳固,艺术更是成熟了。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今河南夏邑附近)。学问渊博,人品高尚。好老庄,稍染道教习气,故常言养生服食之事。其反礼法爱自由,正与阮籍同,然才高识远,一时有卧龙之称。后因友人吕安事人狱,加以钟会谮于司马昭,遂遇害。本传说他临刑时,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可知他当日在学术界的名望了。

世人都妄讥阮、嵇乱俗,而当此乱世,以嵇康那种树下锻铁山中采药的生活,尚不能免一死,明哲保身也就实在不容易了。阮籍以五言专,嵇康以四言著。在他五十三首诗中,有二十五首是四言。并且好的作品,都在四言中。曹操以后,嵇康算是四言诗的健者。

乘风高游,远登灵丘。托好松乔,携手俱游。朝发大华,夕宿神州。弹琴咏诗,聊以忘忧。

——《赠秀才入军》十九首之十六

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揖容裔。放棹投竿,优游卒岁。

——《酒会诗》七首之一


这种诗的意境是多么高远纯洁。刘勰说嵇诗清峻,是非常精当的。清是清远,峻是峻切。《诗品》亦说:“嵇诗颇似魏文,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致。然托谕清远,良有鉴裁,亦未失高流矣。”所谓清远,就是一种空灵高洁的境界,可于上举二诗中得之。至于峻切,我们可以看他的长篇《幽愤诗》。这一篇是他入狱所作,心境愤慨,情不能已,秉笔直书,自然是要脱其清远之气而入于峻切一途了。然而在这长诗里,却表现了诗人的真实的人生观。其它的五言诗与乐府诸篇,其中多言黄、老神仙,诗的情韵,大为减少。所谓个人主义的浪漫文学,曹植开其端绪,到了嵇、阮,算是达到盛时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读书笔记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