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老街,飞云西路

这条老街,年轻人很少知道它的原名叫仙岩头街。在解放前,他一直叫仙岩头街。解放后改了名字,叫飞云西路。说这条街的故事,要从那些古老的码头说起。

那儿有块叫做仙岩头的礁石,是瑞安城内最早的天然码头。唐朝以前,飞云江的主要渡口在上游的中洲渡,唐朝以后,仙岩头的同利埠才成为飞云江主渡口,并且延续近千年。

云江之声

许多年前的同利埠,是一条长长的延伸向江中的石头通道,前面部分相对平坦,下面部分是一级级的石头台阶。有时候潮水落到最低,能看到它的最底部。底部是一块礁石上的一排条石。这块礁石这时候几乎垂直,约有一米多高,潮落游泳到此处,会一下子变深。

条石的材料都是花岗石,表面粗糙。边上长满藤壶,游泳的人会经常被藤壶的坚硬外壳割破脚。当然,仙岩头石头上的藤壶更多,也更容易伤脚。只有江边长大的孩子才熟悉如何避免被礁石上的藤壶伤到。

同利埠过去一百多米,是另一个著名的码头,叫小马道。小马道是相对于大马道而言的。大马道是南门的马道,在仙岩头东面大约二百多米。自从飞云渡主要渡口从同利埠迁到大马道后,就成为瑞安飞云渡的主码头。飞云渡分为人渡和车渡,以前还有专门的板车渡。后来的飞云渡曾经被称为天下第一渡,这并非溢美之词,而是渡江排队等候极其痛苦。当年飞云江上没有大桥,瓯江大桥通车后,南来北往的车辆就堵在飞云渡。排队等过渡的车辆经常排队长达数公里,遇到天气不好,可能排队长达十几公里,坐车里等候一天一夜或三天三夜都是经常的事儿。

云江之声

当年的汽车渡紧挨着人渡。汽车渡码头是一个斜度很小的长长的通道,两边是交替的锯齿形。载人的渡船则是木头做的,两头有可以遮阳的船舱,若是下雨可以躲在两面,虽然里面脏且闷热。渡船是一个轮船头拖着两只木驳船,船票是头上涂了油漆的竹签。有趣的是,几十年过去了,无数的渡船都改成船票,只有飞云渡保持百年不变的习俗,一直用竹签。竹签往铁桶里一扔,哐啷一声,听到几声响就知道扔了几个竹签。

小马道再往北,是竹排头。竹排头的意思是竹排上岸的地方。这里的竹排,并非指竹筏。当年山上的毛竹砍伐后,大批捆绑在一起,顺着江水漂流而下,这些竹排是由成千上万的毛竹组成,长度可能长达上百米,浩浩荡荡。有人站竹排上,等竹排快到竹排头江边,就有人用绳子把它们拉倒岸边,搬上岸。所以这里就成为竹木市场,有一条街叫竹木街,另一条街叫竹排头,都是来源于此。

云江之声

飞云西路这条街的形成,几乎全靠码头,如果离开码头,老街,根本无从说起。

遗憾的是,这些古埠头并没有保护下来,成为码头博物馆,而是都埋在滨江大道下面。而作为瑞安一景的仙岩头,也已经只能站在滨江大道上去想象当年的激流。

云江之声

很多人早已忘记,瑞安当年有一条航线,直达台湾基隆。当年的温州,人多地少,谋生不易,很多人到外地打工。温州人走天下,靠的是几把刀子:菜刀,剃头刀,木工刀,泥瓦刀,裁缝剪。当年南下南洋,东渡台湾,西到欧洲,到处都是温州人的足迹,尤其以木匠居多。瑞安到基隆这条航线,不知载了多少木匠到台湾谋生。

云江之声

瑞安到台湾的船当初停在哪个码头,已经难以考证。大马道在民国时期是过江渡轮专用码头,所以不会停靠海轮。小马道和竹排头主要是运货码头。所以最可能的是停在仙岩头埠头或同利埠。

当时去台湾的船多为机帆船。一旦遇到不合适的风向,经常会漂到很远处,甚至漂到钓鱼岛。但是去台湾还是比下南洋安全,毕竟海上距离短。机帆船这种东西,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机帆船的好处的有风的时候支起帆,完全利用风力。没风的时候就用柴油做动力。当年站在仙岩头望出去,江面上点点都是锚在江面的机帆船,非常美丽。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条老街,飞云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