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257 年,秦国首都咸阳城外西方十里有个名叫杜邮的小村落。
这天,小村落显得不平静,一群人气势汹汹的赶到此地,当地民众稍一观看立刻退避三舍,因为来者的衣着表明他们是秦王使者。
使者团雷厉风行进村,没多久就停下了脚步,他们包围一名老者,并准备完成此行的目的。使者团的首领下马递出一把剑,郑重地向老者表明他的来意。听完使者的传话,老者缓慢地接过使者手中的剑,同时,愤怒、绝望、惊惧……种种情绪在老者脸上出现。
老者突然仰天喟叹:「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或许是出于尊重,使者们没有催逼老者,而是静静地等待结局。老者静默良久,突然又是一声喟叹:「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话一说完,老者立刻抽剑自杀。
一个老人自杀,场景想必十分凄凉。但如果说出老者就是在几年前还统领秦国大军的名将──白起,只怕当时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极度的错愕。
后世所谓的「战国四名将」,白起名列首位,虽然并非绝对,但在一群人中,通常名字越靠前代表地位越高,所以说白起是四名将中的最强者也并非过誉。
翻阅史书,白起一生不败,不但是秦国的王牌战将,更是关东六国最恐怖的噩梦。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王牌杀神走上自杀的结局呢?
伊阙之战─杀戮之路的起点
白起早年的事迹不详,他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可能已经40岁左右,当时他被任命为左庶长,并首次担任攻城主帅。从他第二年官升一等的人事命令推测,白起第一次领军战绩应该不差。
但史书没有记录他首次领军的战斗内容,除了古人写史书有惜字如金的习惯,我个人推测的原因是:因为没啥特别的。
白起很有可能获得局部性的战术胜利,但没有造成对手太大的损失,也没攻掠下城池,所以撰史者才简单带过这场军事行动。另一个可能原因是,秦之后的史家找不到相关史料。毕竟秦末战乱四起加上项羽火烧秦朝首都咸阳摧毁众多官方纪录,很有可能造成后世史家考据上的困难。
升官本来是件喜事,但一般人如果面对到白起升职后所要负责的任务,我想应该开心不起来,因为白起奉命要迎战攻打伊阙的25 万韩魏及东周国联军,而他的兵马大约只有对手的一半。
按常理,人数占优的联军会主动进攻,但联军在开战前却出现纠纷。原来,魏国在联军中占多数,不过部队数量少的韩国却较为精锐,于是这两国就开始互踢皮球。
魏国:「韩国部队英勇,应该打头阵率先进攻秦军。」
韩国:「不不不!魏国人多势众,当然是身为主力的你们先进攻才对呀。」
当两国都舍不得先进攻,并指望对方卖力作战,自己好捡尾刀之际,白起注意到了联军貌合神离的事实。于是,白起首先对韩国部队展开佯攻,接着趁魏军因此放松戒备时,突然集中兵力猛攻魏军,魏军率先溃败,接着人数本来就偏少的韩军也无法单独承受秦军的第二波攻势而溃败。结果,白起一口气斩杀24 万魏韩联军,最终占领了要地伊阙及五座城池。这就是白起不败传说的第一步──伊阙之战。
等一下!
还记得前面我提到韩魏联军的人数是25万吗?然后白起斩杀敌军24万,这代表韩魏联军的阵亡率是96%?极为凶残!
大家都可能有所了解,由于组织度和武器装备的局限,古代战争一般都是击溃战,很少出现歼灭战。史书中一般称斩首4成为“上获”,就是说歼灭敌方4成人就是大胜。
对比同时代的西方,被誉为包围歼灭战典范的「坎尼会战」(Battle of Cannae)。当时迦太基的汉尼拔于此战将87,000 人的罗马军团斩杀60,000 多人,75% 以上阵亡比率,使罗马人不仅痛哭流涕并对汉尼拔闻风丧胆。
但相比之下,白起无论是人数及比例上都大大超越了汉尼拔,如此毫不留情的杀戮,不禁让我感受到一股胆颤惊心的恶寒……
但以「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凶残」这点来看,白起其实做得非常正确,他不但彻底解除联军对秦国的威胁,还使韩、魏两国无法在短期内补充兵源。同年,白起趁虚而入占领了韩国大片的土地,并在接下来数年频繁对三晋的韩赵魏用兵,过程不仅是连战连胜,甚至曾一度率军包围了魏国首都──大梁。
由于不堪秦国的猛攻,三晋之一的赵国转而和秦国同盟。于是秦国暂时停止东进,将焦点转移到南方的楚国。
鄢郢之战─心理战的完美展开
楚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超强大国。
这话可非胡说,我们来看一下春秋及战国的地图。
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楚国的领土都是各国最大的,更别提下图的楚国后来还并吞了越国及鲁国。春秋,在楚庄王的带领下,楚国问鼎中原,当真是霸气外露!
所以当秦王决定对楚国用兵,并询问白起作战计划时,白起的答案使众人感到极度不可思议:「我将率领数万精兵直取楚国的首都!」
此话一出,众人都怀疑白起是否在找死?
楚国可是拥兵数十万且拥有极深的腹地,如果楚军严守交通要道并实施坚壁清野的战略,只有数万之众的秦军不但很难取得战果,没准还被对方给包围歼灭了。
等到白起出兵后,他老兄采取的措施更让人确定:此人根本企图自杀!
因为他在军粮携带不多的情况下,竟然在渡过两国的分界汉水后,就把渡河用的桥梁及船只全部拆除烧毁!在不可能获得后援的情况下,直奔楚国的都城──郢。
正常人看到白起的用兵,估计准备接收败战通知,没准还事先准备追悼大会了。可过一段时间,秦国接到战报:「白起所向披靡,秦军已经杀到楚国的别都─鄢城了!」
赵国平原君曾形容白起:「眼神锐利、分析准确、 意志坚强。 」做为百胜名将,白起总是能看破敌方的弱点,然后毫不留情地趁隙突破,接着在伤口上洒盐酸彻底摧残对手。
虽然楚国貌似强大,但白起明白,如今的楚国早已今非昔比。楚王自以为国土广大而不好好治国,导致他非但没能任用人才,还让朝中官员陷入内斗的政争中,连带使国家运作效率低下、城池没有良善维修、各地驻军军心涣散、百姓也没有为楚王效忠的心志,简单一句话:楚国彻底烂掉了。
所以白起决定只率少量部队(从他以往率领数十万大军的规模来看,数万人真的算很少了)并减少负重负担,以求在最快速的时间内突击楚国衰弱的国防。而且为了激励士兵向前迈进,他索性自断后路,用绝望去激发出士兵杀戮的动力。反观楚国,因为士兵各个只希望保家根本不想卫国,所以每次迎战,大家立刻脚底抹油、各奔东西、回家洗洗睡也。这让白起能深入敌境,还可以从不设防的楚国领土掠夺粮食,一路连胜的攻到鄢城。
鄢城距离楚国首都已经很近,眼看大祸临头,楚王终于集结重兵在此阻挡秦军,秦军发动数次攻击都未能突破楚军的防守。等一下!楚国已经是重兵云集,面对只有数万的秦军竟然只求抵挡而不求反攻?若非白起战术能力太强竟然能以寡凌众,就是楚军战斗力真的已经废柴到无法组织一次像样的攻击。
毫无后勤又深入敌境的秦军没有任何僵持的本钱,久攻不下的白起仔细观察鄢城布防后,随即宣布:「在鄢城西边百里处筑堤蓄水。」等到堤防完工,白起凿破堤防引大水灌城,经河水浸泡的鄢城东北角很快溃破。这个行动使鄢城中「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并使白起最终攻掠下这座要地。
太、凶、残、了!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惨状?而且根据史书的记载,白起攻楚的军事行动不只针对士卒,也伤害不少平民。
隔年,白起继续出兵,攻陷楚国首都─郢,并把楚国历代先王陵墓烧毁。这一烧,彻底摧毁楚王的抵抗意志,楚王选择迁都自保,日后再也没有人选择建都在郢城。这一烧,也彻底摧残了楚国人民的自尊,屈原做了首名为「哀郢」的文章,里面提到楚国人自此像失了魂似的终日渺茫,屈原更对国家遭受如此羞辱而绝望的自杀。
甚至这还是楚国的耻辱,事实上也的确很耻辱,楚国拥有几乎十倍于对方的兵力,竟还被攻陷首都,王室遭受挫骨扬灰的对待。国力及精神上皆被重挫的楚国,自此再无力独自抗秦。建立奇功的白起则因攻楚胜利被封为武安君,并且名震天下。
长平之战─杀神的顶峰
接下来十多年的日子里,白起仍不时领兵出战,并且缔造出后世将领作为用兵参考的经典。不过我打算直接略过那些战役,直接谈论我要说的主题:长平之战。
当时秦赵两国为争夺韩国的上党地区,于是在长平一带展开战斗。赵国本来的统帅廉颇,眼看秦国士气正猛,在吃了几场小败仗后开始坚守不出,与秦国开始两年多的消耗战。
赵王为此撤换廉颇,改用赵括为主帅领军进攻,秦国则借机换上白起,务求彻底击败赵军。最终,白起成功包围赵军,并在击毙赵括与二十多万的赵军后,俘虏了另外二十多万的赵军。据一些历史学者的推论,他可能连带俘虏了居住在上党及长平的居民,使俘虏人数达到40 多万。
长平战后,白起并未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他立刻把眼光投向下一个目标:赵国首都邯郸。
此时的赵国,因为损失40 多万兵力而空前虚弱,如果秦军把握时机速攻袭击,要将赵国首都拿下,甚至灭亡赵国都是很有机会的。问题是:要安置40 多万的俘虏需要极大的功夫与时间,何况这当中还有20 万对秦军怀有强烈敌意的赵国军队,弄个不好随时都会发生叛变。所以当部下询问对待战俘的方式,白起毫不犹豫的说:「全杀了。」于是,战国策这么记载:
诛屠四十余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
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白起放走了240 名年幼者。当那240 名生还者将消息带回邯郸后,整个首都顿时陷入「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的绝望气氛,完全丧失组织及抵抗能力。此时的白起,再度站上人生的巅峰,他又一次的获胜并加紧整顿秦军,准备取得唾手可得的胜利。他满心期待秦王的同意,他有绝对的信心可以攻陷邯郸!
然而,秦昭王给白起的批示是……不准!
巅峰之后,就是下坡。但对白起来说,巅峰过后,可是悬崖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