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寻痕第六季千年等一回“唤醒”

玉者七德,仁、义、礼、智、信、贤、达,仁者乐山,义者乐天,礼者乐音,智者乐水,信者乐地,贤者乐蕙,达者乐施,七者皆乐玉;

玉者之美,其泽润,泽万物,润四方;玉乃集天地精华于一身之石,承载着亿万年岁月沧桑,由石化玉,自内而外,美而不娇,握于手,暖于心,故君子如玉也;

玉者各具特色,每一块玉都是独一无二的;国玉和田又分为白、黄、青、黑,四种主色调,俗称和田四君子,白如羊脂、黄如鸡油、青如沙枣、黑如浓墨,四者皆具美感,做为中华文明的传人,爱玉品玉之心已经是沁入骨髓,融于血液,人生如玉、玉如人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古玉者之光气说,玉入尘封,干湿皆可,玉质松而入沁,因沁而变色,色沉而起光,光久而生气,气厚而韵神,淳厚、内敛、润泽乃气之魂灵,古玉之沁,集自然之灵气,借时光之酝酿,久藏之而宝光起神韵;玉质坚虽无沁,然必韵其光气,故光气神韵皆由内而外现,平和漫溢而不厉目,岁月枯荣而沧海,久旱逢霖而涅槃,视为熟玉之光气也。

古玉寻痕意在观察:玉质、工艺、工痕、砂痕、沁痕、沁色、包浆、光气,收集这些从古玉表面可以直观的痕迹,统称为表象解析,再用逻辑推理分析时代的合理性,这是完整的古玉鉴定流程。

燕赵青锋“古玉寻痕”专栏-文章有深度

柄型器(祭祀玉器)西周

一晚秋雨半夜凉,辛丑牛年已过半,今年的秋天在雨中而至,平添了几许凉爽,闲时翻阅古本,关于“中华玉文化”启源的诠释感触良多,古人对天神的敬畏多缘自于陨石,《萨满论》一书中记载:在萨满祭礼中,星的祭礼要远大于太阳崇拜。“神的记号就是一颗星”(英)柴尔德《远古文化史》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在那个神的时代,只有天外来客才会让人敬畏,被视为神物,所以可以比美天外来客的玉石脱颖而出,被赋予神秘的色彩,成为了“神玉”,这就是玉石被采用的原因;而陨石又以玻璃陨石为多见,玻璃陨石色泽墨绿为常态,故古人选玉偏绿黄色系,这种现象从古文化期有玉制品开始,绿色→黄色→黑色→白色,各种色系交替出现,黑色墨玉在商周时期短暂的出现后,到宋元时期基本多为白色玉器,从玉质而言,当以产自昆仑山的和田玉为最高等级,在商代就已进入中原王室珍宝库,而昆仑山脉,被风水界认做为天下诸山之祖,中华龙脉源头,唐代风水名著《撼龙经》有云:“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 此须弥山,即昆仑山,而所谓龙脉,也就是天地能量的传输管道,玉石由此出,吸收天地之精华,乃生命能量凝聚而成,所以《周易·说卦传》中,会将八卦之乾卦对应为玉,乾六爻(yao)皆阳,属纯阳之象。中国古代神话均与昆仑山有关:西王母的瑶池、元始天尊的道场玉虚宫、天帝的都邑帝之下都,以及各种仙宫神兽。而上述无论名称或情节,又往往与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几千年来,玉在中国人心目中等同于美好、吉祥。

墨玉(商代)真阳线工艺

玉器在古代的打造磨制过程中都是以祭祀、向阳、通天、通灵法器的形式存在,而通灵属于特权,特权必须垄断,于是,玉成了王侯将相的特权和“刚需”,即《礼记·玉藻》所谓“古之君子必佩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春秋战国以前,玉都是禁止买卖的,即便后来可以买卖,依然并非寻常百姓之物,汉唐以后,虽然器物文明整体一路世俗化,玉作为等级象征物的特点并未动摇,历代舆服制度中,玉往往比黄金还要高出一个级别,《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子产与赵景子的对话,其中提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精,就是生命之能量,而精的承载物,依《国语》等所言,以玉、帛为上。相对今人而言,先要识别玉器的制作时代、历史上的作用和占有者的身份,再研究古玉的设计工艺、工痕刀法及精美的纹饰,古朴而简约,故鉴赏古玉,更应重视的是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人面柄型器(西周)一面坡

千年尘封的古玉,重见天日的一刻,如凤凰涅槃重生,在自然空气中吸收水份,如出水芙蓉般的清凉剔透,这就是老玉的光气,用句俗语解释一下,“清水煮白萝卜”,行话也叫“醒”,会做白食面活的朋友都明白,发面需要醒,道理相同,醒玉的时间长短不一,这主要是封禁的坑口干湿环境不同造成的,下面介绍一个醒玉的方法,首先清洗干净古玉后,不要用水长期浸泡,用纯亚麻布手套或者袋子进行盘磨,也可以加入细碎的干苇叶进行盘抛,通过盘磨可以揉开玉石表面毛孔,对后期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有促进作用,这也是老玩家醒玉的小窍门,千年等一回的唤醒,是新主人赐予它重生之门的钥匙,而一块光气老熟如脂如糕的古玉,沧海历经之后的醒来则更具神气,等待爱玉者的慧眼识珠……。




燕赵青锋“寻楸杂谈”“古玉寻痕”专栏-文章有深度

掌上乾坤盘国玉,人生唯爱品八棱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玉寻痕第六季千年等一回“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