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通话该怎么说?

今天,芬兰墨轩问我会不会说上海普通话?我稍稍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挺难表现的。虽然,我普通话说得还可以,也会说上海话。但总觉得这两者是相距很远的,怎么样才能结合起来说,完全没有感觉。

我突然想起一两年前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女主角罗子君说的就是带点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于是我看了两集《我的前半生》,大概感觉了一下上海普通话的特点,一是语气比较软,比较嗲,二是句尾经常带一些拖音,带些语气词。

毕竟接触的时间比较短,只能略知皮毛。于是就带着这个粗浅的认识,读了一段上海妻子和他的澳洲丈夫之间的对话,上海腔还是挺难找到感觉的。显然,还没有达到我的播友的要求。

她让我再根据上海话的腔调,好好琢磨一下,看看能不能转化成带有上海韵味的普通话。我实在没有把握,只能说,我再看看剧中罗子君是如何说话的,揣摩揣摩,然后再读读看吧。

她让我像演员一样去表现人物,然后也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语气词。明天再试试,也不要轻言放弃。

为了找这个腔调,我又看了几集电视剧,也反复朗读了几遍段落,仍旧把握不住那种味道。

如今觉得无论是做配音演员,还是做演员,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得好好揣摩表演对象的性格特点,说话的腔调习惯,以及他的年龄身份等等。然后感知他的情绪,再来展现人物。

现在明白一部作品,仅仅读三四遍,就想完美地呈现它的内涵,是不可能的。在了解一些背景之后,可能还需要经过十遍、八遍甚至几十遍的操练,或许还需要一些专业人生士的指导,才能做好这件事儿。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是如此。厚积薄发,如果没有一定的底蕴,没有一定的修炼,怎么可能完美地呈现人物?

无论是朗诵、表演,还是演奏、弹琴,亦或是是画画、雕刻,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

人们往往看到的只是海面上的冰山,却看不见海面之下它的根基;人们往往只看到地面上枝繁叶茂的大树,却忽视了泥土里的盘根错节。

没有坚实的基础,未经千锤百炼,怎么可能创造辉煌?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偷懒,需要动脑,并且配合五官感受,用心体会,甚至寻求帮助,来力求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海普通话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