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6 今日思考 过度的“依赖”

假期看了一本书“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有点感触,对生命的追问又有些新的收获。其中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对于“依赖”这个概念的重新理解。

依赖是什么?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称为依赖。

依赖本身的概念容易理解,但这背后造成依赖的源头却是不简单。看书过程中,领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是死亡恐惧

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避免死亡而产生的抑制行动。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依赖有多重,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所承载对抗死亡恐惧的意义有多强。

我们的恐惧心理源于此,一旦我们依赖的这件事情失败,我们就会生不如死,这正说明这件事情对我们生存的依赖太强。

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的声音:没了xxx,我就活不下去。这本质上并不是xxx厉害,而是那个“我”太依赖xxx去对抗自己的死亡恐惧了。

现实生活中,恋爱如此,事业如此,家庭也是如此,我们为了对抗死亡恐惧在依赖方方方面。

这从生命全局视角来看:我们对于生命的独立性还是太弱,依赖性太强。在走向生命尽头的路上,无法自我释然,而是过度依赖别的事物和个体。

关系,金钱财富,社会名望,后代子孙,信仰,这些都是自己认为可以依赖并阻止死亡延续生存的路径。

这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除去人文的依赖外,我们甚至对于物质的依赖也前所未有的在强化。网络、Wi-Fi、社交存在感,即时触达的内容这些都成为了我们今天对抗死亡恐惧的方法和手段,我们过度依赖,甚至上瘾来逃避死亡恐惧。

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价值,思考追问可以让自己明白我们所有行为动机构筑的一切价值:

不过是让我们通过这些过程来对抗死亡的焦虑罢了,依赖越多,看得开“终极”的能力就会变的越弱。

人必有一死,这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的规律,并不只有人才是。大到星系,小到细胞,每件事情,每个事物都有开始结束,这个世界上就是因为其赋予了开始和结束的边界才有了个体事物的概念存在。

然而,我们为了对抗死亡恐惧,就容易把自己当成特殊的个体,我们太过于相信世界可以没有结束,可以是万万岁,但其实这是在自欺欺人,已无意义。

我们需要回到事物原有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中去。

坦然面对,用心去感受从开始到结束这之间存在的过程,因为有结束,才让这开始到结束之间的过程有了独特的意义。

这就如同我们过十一假期一样,如果没有结束,我们根本不会珍惜这期七天的时光,也就没有这七天的度假行动了,因此我们缺少了亲朋好友的相聚,没有看世界的动力,但一旦有了这节日的边界,所有的投入就会开始获得收益,并赋予了了独特的意义。

珍惜,体验,享受,这一切都是因为存在开始和结束的边界而赋予的独特的体验感受。

生命也是如此,既然死亡不可能因为我们而改变,我们更需要的是坦然面对,让这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情,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我们对待生活的真挚所在,减少无意义的焦虑依赖,坦然的面对一切,释然的去体验每一个开始和结束之间的过程。

假期如是,做产品如此,家人相聚,朋友帮忙更是如此,回归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刻意依赖的功利预期。享受每一刻,就是赋予了生命过程的意义,而过度依赖外在的事物,终究逃不过孤独面对的死亡恐惧焦虑。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06 今日思考 过度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