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山海经》山经之南山经

我们姑且认为,《山海经》中《山经》的所有文字记载,均来自大禹和伯益这两位远古时代的治水英雄。那么,就让我们跟随着大禹和伯益的脚步,首先来了解一下《山经》的第一卷——《南山经》。

《南山经》记载了三列山系,共39座山。它们大致分布在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及浙江一带。

第一列山系为què山系,此山系绵延2950里,其中分布有9座山:招摇山、堂庭山、媛翼山、杻niǔ阳山、柢dǐ山、亶爰dǎn yuán山、基山、青丘山、箕jī尾山。

第二列山系称为南次二经,它绵延7200里,其中分布着17座山:柜山、长右山、尧光山、羽山、瞿父山、句gōu余山、浮玉山、成山、会稽kuài jī山、夷山、仆勾山、咸阴山、洵山、虖hū勺山、区ōu吴山、鹿吴山、漆吴山。

第三列山系称为南次三经,它绵延6530里,其中分布着13座山:天虞yú山、祷过山、丹穴山、发爽山、旄máo山、非山、阳夹山、灌湘山、鸡山、令丘山、仑者山、禺槀gǎo山、南禺山。

在《南山经》的这39座山中,到目前为止,考证到确切位置的有7座山:会稽山(即今浙江绍兴的会稽山)、浮玉山(即今浙江境内的天目山)、成山(即今浙江省桐庐县南部的富春山,也叫严陵山)、柢山(即今广东省境内的大罗山)、洵山(即今浙江省临海县东部的群山)、区吴山(即今浙江省温州市的括苍山及北雁荡山)、句余山(即今浙江省境内的四明山)。

另外,青丘山很有可能是今天福建西北的武夷山,箕尾山很有可能是今福建省福鼎市境内的太姥山,长右山可能是今湖南省雪峰山中段,咸阴山可能是浙江省的白象山,漆吴山浙江省东部海外诸岛,而舟山群岛的可能性最大,丹穴山可能是缅甸中南部的勃固山脉。

其余各山就只能估计出大致的分布区域了。因为在整个《山经》中,每个山系的记录都是前承后继、前后相连的。所以,只要在一个山系中确定了一座山的具体位置,就能推算出其它几座山的大概位置了。

比如,在南次二经山系中,有我们熟知的会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如今仍叫会稽山。那么,根据南次二经中会稽山之后一篇的记载: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

如此我们知道了,会稽山往东五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名叫夷山。

于是,我们就很轻易地找到了夷山的大概位置,以此类推。

但是,令人迷惑不解的是,绝大多数山脉并没有出现在所推测的大致区域内,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足够有吸引力的探索空间。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山海经》山经之南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