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共情,学会理解(三)

学会共情,学会理解(三)


之前有人问我,不想学习的时候,焦虑的时候,该拿出怎样的意志跟自己做斗争。

我不是一个博学的人,自然没有什么经验供其参考。我只能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如实相告与她。

在我看来,不想学习的时候,不如就放下书本,走出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为每个人的身上,你有心阅读,那必定是一篇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长篇小说。

《共情的力量》了解自己并发展对过去冲突的觉察是培养对他人共情能力的必经之路。

第6步:让故事充分展开

“每个人都有他特有的故事可讲,每个故事也都以它自己的速度发展。借助共情,我们能异常精准地判断出他人需要走多快或走多慢。共情会把我们带上一段旅程,有时路途会很艰难,让人疲惫不堪。在有些地方,我们甚至需要停下来,休息下,找准我们的方位,确认下路标。”(摘自《共情的力量》)

读到此,脑海中不免想到那些每到了初三,就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不愿到学校的孩子。其实这些孩子早在此前,就早有端倪。如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所说,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

在心理治疗或生活中,愤怒常被误解为是男性最常见的天生的攻击性驱动力。也正因为这种理论导向,不少治疗师会建议药物镇静。其实当治疗师选择共情时,反而更容易看到事情的全貌,看到冰山下面的更深层次的故事。

共情是陪伴、是跟随,是参与到另一个人的情绪中,让沟通持续地流淌。“我们表达共情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完全参与到故事中,尽自己所能去帮忙,并感恩自己也能成为这段经历的一部分。”

第7步:设定边界

之前每每找学生谈话,为了争的学生的信任,我常常先把自己的难堪展示给对方。直到读到共情,读到,“一个人深深的不安全感是不会因为知道了他人有同样严重的问题而被治愈的。共情能让我们不带偏见地去倾听事情表层下面的意义;而要做到不带偏见地倾听,我们必须设定边界。设定边界不是说我们要对他人不在乎,或者让自己不受他人痛苦的影响;相反,设定边界是为了能给对方客观的回应,为此,我们有必要保持自己的抽离状态。”

生活中也是同样,即便再亲密无间的关系,两个人都应该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分离的个体。在共情的指引下,我们清楚什么时候介入是必要的,什么时候离开才是对关系最好的。

好比在亲子关系中,孩子的哪些成长是父母要亲力亲为的,哪些是父母应该放手的。于孩子是自我探索,于父母是体面的退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个问题孩子的问题,一定是在无数个被忽略的日常里缓慢进行的。所以很多时候,家长哪里是在支持学校,配合老师,分明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

就在今天还看到一则关于清华大学的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应对学业挑战的新闻。不少人疑惑,这么高的分,还需要学业辅导?要知道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学生不论是学业方面,还是心理方面的压力都不小。

更何况我们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积累了多少陈年旧伤。无奈的是现实中父母们都是等到问题出来了,才想办法去解决或者说补救。更有甚者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不少父母缺少耐心的,总觉得我已经做了不少了,你还想怎样?

《共情的力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当甘地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里为穷人们服务时,一位记者采访了他。

记者说:“您为穷人所做的这些事情是多么美好啊!”

甘地回答道:“我不是在为他们做事,我是在为我自己做事。”

记者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甘地回答:“如果没有对我自己的共情,我又怎么能共情他人呢?”

转变一下思维,你难道不也是在为自己做事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共情,学会理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