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养育》,第五节,如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作为父母,我们都想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同时最郁闷的事情就是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想要什么?

其实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一步就是要去了解孩子的内心,这里是有一个小“秘诀”的,就是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

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那么什么是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呢?

一、归属感

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二、自主感: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家长们尽量要让孩子感受到可以选择,把句子里的“不要”变成”可以”。举例来说,天色已晚,但孩子玩秋千不想走,父母怎么说会更有效果呢?

1、时间很晚了,不要再玩秋千了。

2、五分钟以后我们要离开了,你是接若在这儿玩秋千,还是去那边玩跷跷板?

第二种表达听起来不但可以接着玩,而且可以玩两种,但又设定了清晰的界限。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可以让孩子有可以选择决定的感觉,这就满足了孩子的自主需求。

三、胜任感:孩子觉得他能做到。

例如:“我会画水粉”、“我能滑轮滑”、“我能和伙伴合作搭乐高大楼”等。

心理学研究显示,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表现出各种问题行为。如果得到满足,问题行为会得到改善,并促进孩子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感觉到较高的幸福感。

了解了以上规律,家长好比有了一幅“教养地图”,在教养过程中,如果遇到困扰可以依照“地图”的指引进行调整,思考孩子的问题行为是因为何种基本心理需要没有被满足,一旦家长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孩子的行为问题也就改善了。

比如自暴自弃的孩子,往往是缺少胜任感。这时需要做的是鼓励他小步渐进……大孩子因为弟弟或妹妹的出生,表现出嫉护甚至孩子气的伤害行为,往往是觉得被父母忽视,此时要着眼于如何满足大孩子的归属感。

那么,我们了解了孩子的三个基本需求,就可以完成良好的亲子联结了么?这只是第一步。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亲子互动是双向的、微妙的。

亲子之间的互动是双向的

不但母亲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孩子,孩子也会试图影响母亲。亲子良好互动时,母亲和孩子其本上是同调的。包括说的内容,情绪的强度、时间的同步等。打个比方,如果你把非常急的一件事告诉朋友,对方轻描淡写,或是当场没反应,到第二天才回应你,你都会觉得没有得到回应,都属于不同调。如果在生活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缺少对孩子的关注和情感回应,孩子会放弃,不再对母亲抱有期望。放弃之后,自然孩子生活中很多想法、感受、意图父母就不知道了,亲子联结也就慢慢疏离。

父母怎么做,更有助于增进亲子联结呢?

除了鼓励亲子间的肢体接触(如拥抱),美国儿童神经心理学家史蒂夫 · 休斯还建议家长用共情、游戏、接纳和好奇四种方式来增进亲子联结。

共情:学会与孩子感同身受

我们先来看一看怎么共情才是合适的。共情应说出孩子的感受,父母的言语会影响孩子,非言语也会影响孩子,包括沟通时的眼神接触、面部表情、音调、节奏、肢体动作、手势等,非言语常常比言语更能透露出我们真实的感受。

比如,当家长抬高声调说“我没生气”,他生气了没有?他生气了嘛,孩子很清楚。当言语和非言语传递的信息相互矛盾时,言语传递的信息往往是无效的,孩子更可能接收到非言语传递的信息。

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说说游戏,游戏能增进亲子联结,有时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兵不血刃地解决问题。不管在日常教养中,还是教育中应用游戏来解决问题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书中举了一个给孩子养成刷牙习惯的例子非常值得大家借鉴,比起歇斯底里的吼叫、批评、甚至打骂,和孩子一起做个游戏,小小比赛,更能帮助我们解决孩子的很多习惯养成问题。

接纳: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接下来我介绍第三种方法:什么是有条件的爱?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他们。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收回他们的爱。这种有条件的爱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

孩子的情绪、想法、意图、动机我们都可以接纳,接纳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先接纳,再推动孩子改变。举个例子:孩子从学校回来说他嫉妒某个同学成绩比自己好,这个时候家长怎么回答呢?通常我们会说,你怎么可以嫉妒别人呢,大家都是好伙伴,你要向他学习啊。我们否定孩子或者不允许他嫉妒,但他的嫉妒情绪并没有消失,依然存在,只不过下次他再也不敢跟你讲了。因为他知道,他再跟你讲,会受到你的批评。孩子在跟我们谈他内心感受的时候,我们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如嫉妒、羞愧。告诉他,妈妈或爸爸理解你的感受。

好奇:愿意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接下来谈最后一个方法:好奇,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当孩子遇到困惑,向父母请求倾诉时,我们总是习惯于给他们提出意见,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但是却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倾听,接纳孩子的情绪,保持开放、不评判的态度是更合适的。鼓励孩子勇敢去表达自己,而我们只需要带着好奇,带着耐心,认真倾听就可以了。

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就结束了,在这一节里,我们学习了孩子的最基本的三个心理需要,以及如何增进亲子联结。

其实,增进亲子联结,就是让孩子获得良好的归属感,它是教养中非常重要非常基础的部分,缺少了这部分,教养无从着力。接纳孩子,增进亲子联结,再设定界限,这就是最好的教养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聪明养育》,第五节,如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