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爱,学会爱一一《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评课

福州市麦顶小学  吴盛敏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一本对爱与生命有独特视角的绘本,讲述了一只被人爱的猫每次死去又活过来,后来它成为了自己的猫,并用心爱着自己的家人的故事。在这只神奇的猫身上,它有桀骜不驯的性格,也有对白猫柔软的温情。都说爱和生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本绘本让孩子重新思索了爱的意义。有幸聆听了Z老师的这节课,与其说是绘本阅读课, 更像是智慧课堂研讨课,课堂打破了传统绘本阅读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读、写模式,而是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创造了十分开放的学习氛围。以下几点是我从这节课中得到的几点体会。

一、抓关键线索,学生有效学习

文喆先生曾指出,能够使学生有效学习的课才是好课,如能让大多数甚至是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最好的课。Z老师的课一开始,就很明确这篇绘本的主题,对于猫的一生用几个关键词让学生用小组讨论形式进行概括,小组讨论完毕后将答案写纸上,教师白板投影,由学生总结出来爱到底是什么?这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家跃跃欲试,由于之前大家的答案都在白板上呈现了,所以同学们在上场表达自己观点和书写爱是什么的时候,已经与他人的答案进行了对比总结,上台书写的时候是胸有成竹的,通过观察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孩子的答案相对更提炼,总结准确,完整。之后教师用IRS反馈爱的重要性,直接引出本篇绘本最重要的关键线索——爱。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十分巧妙且水到渠成,改变了'冗长的按部就班教学模式,节约了很多时间进行下一步的重点教学。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老师设计问题的能力,也研究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的有效学习达到最大化,每一步的实施都关注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将有效课堂落实到每一个任务中。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生有效思考

在第二环节教学中,老师用了TPS的教学方法,教师将绘本阅读任务清单投影黑板上,学生自学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个别进行思考完以后再与同伴分享,最后组内抽成员全班分享讨论结果。这个教学方法实施起来简单,但是可操作性很强,在分享环节,学生可以学到其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高阶思考的能力。这个环节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虎斑猫的爱是什么?学生说爱是一盏明灯,相比其他同学说爱是大滴大滴的眼泪和爱是陪伴这种统一的答案来说,这个答案比较不一般,老师抓住了这个学生的回答,追问学生,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请学生分享。学生说白猫就像一盏明灯给虎斑猫指明了方向,学生在这个分享与对话环节中有效地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而其他同学也习得了不同角度的思维互动。最后老师再适度进行主题的升华和总结,这堂课学生的思考高阶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相比较他们最初呈现的几乎一样的答案,应该来说会改善。

三、升华文章主旨,重构课堂文化

钟启泉先生指出,课堂教学总是某种文化,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其本质就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探究的课堂,一个建构的课堂,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课堂,抛却文化知识还能有收获有所沉淀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Z老师课堂结束之际,利用IRS反馈出爱的选择题,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而紧接着抛出杨绛先生的故事,指导学生思索正确的爱的价值观,虽然老师并没有明确指出爱人去世了,该不该继续活下去这道选择题的答案,但是通过杨绛先生的选择,其实是明确地告诉了学生,活着才有更好的价值,只有活着,才能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不得否认,绘本中,白猫的离去令虎斑猫没有再活过来,但如果这样的故事进入课堂,我们老师完全可以将它进行内化重塑。如果能将这个主题进行升华,将课堂文化延伸到社会,衍生出契合我们当前教育的价值观,就是老师要做的取精华去糟粕,而这位老师显然做到了。正如泰戈尔老人曾说过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因此,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学生只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我们的教育才有所依托,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人的教育。所以,我觉得重构课堂文化,是这节课打动我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从这节课中体会到的一些思考和拙见,希望我们能够时刻敬畏生命,以人为本,踏踏实实教学,认认真真做学问。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懂爱,学会爱一一《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