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收获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③。

其致之也④,谓⑤天无以清⑥,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灵,将恐歇⑧;谷无以盈,将恐竭⑨;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⑩,将恐蹶⑾。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⑿孤、寡、不谷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⒁。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珞珞如石⒃。


[译文]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注释]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灵:神或指人。灵:灵性或灵妙。

3、正:一本作“贞”。意为首领。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谓:假如说。帛书作“胃”。

6、天无以清:天离开道,就得不到清明。

7、废:荒废。

8、歇:消失、绝灭、停止。

9、竭:干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贵”,一本作“贞”。

11、蹶:跌倒、失败、挫折。

12、自称:一本作“自谓”。

13、孤、寡、不谷: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人”、“不谷”。不谷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誉无誉:最高的荣誉是无须称誉赞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样子。

16、珞珞:形容石坚的样子。


个人感悟:

这一章讲“道”的普遍意义,论述“道”的作用,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天地万物就不能存在下去。

由此推及到人间,告诫统治者要从“道”的原则出发,要能“处下”、“居后”、“谦卑”,就是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没有老百姓为根本和基础,就没有高贵的侯王。

在本章的内容中,同样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什么启示?

01.要遵从自然规律去办事,顺乎自然,守住正道,方得圆满。

02.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看待他人。如果做到这些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幸与不幸,为人豁达大度,不愠不喜,平平静静了。

03.处下不自卑,居上不自傲,不卑不亢,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活出自己的的风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