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后记

  今日开篇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书写完题目之后,我问学生:“这里的‘道’是指什么呢?”有学生说是道德,有人说是仁道。那到底是什么呢?借此就要从孟子的学说谈起了。说起孟子,可以结合注释,让学生了解并适当补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有“亚圣”之称。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魏、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传世,现存七篇。此书长于言辞,善于用比喻说理其闻,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重点阐明并强调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学习本文应在熟读中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理解“人和”与“得道”之间的关系。

    本文是议论文体,可以稍复习一下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即可。预习时已对字词译文做出重点要求,课堂上强调一下重点字句即可。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采用顶针的格式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小问题“那么对于战争而言,影响他的三要素是什么呢?最重要的又是哪一个呢?”在这里需要把“天时”“地利”及“人和”分别让学生尝试解释,教师进行修正。强调这三个制约战争的因素里,“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是最重要的。




      紧接着,分两层来展开论述,用论据一“环而攻之而不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用论据二“兵精粮足但委而去之”有力的论证了“地利不如人和”。此处采用了双重否定的排比句,极言防御地理条件之优越,但结果依然不如“人和”之关键。由此可见,战争中急需“人和”。




    接下来进一步类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用排比句层层递进,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治国更需“人和”。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可以天下顺之,“失道者寡助”则会亲戚畔之。“得到”与“失道”之间的对比,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课文原来安排在九年级学习,现在调整至八年级学习,所以在本文的学习中,朗读和背诵仍为重点。当然,理清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内涵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的把握文章,进行快捷背诵。

你可能感兴趣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