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

        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有两种含义,一是这时的麦类等有芒作物均已成熟,田野间呈现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景象;二是人们通常会在这个阶段忙于夏收、夏种和夏管,俗称“三夏”。也就是说,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因此“芒种”又叫“忙种”,这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达到黄经75度便为芒种。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

        “芒种”一词最早的出处来自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䴗(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一候“螳螂生”,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都是夏天美好景像。螳螂深秋生子于林间,一壳百子,此时破壳而出。古人认为芒种时节螳螂感阴气初生,于是破茧而出。螳螂是自然界的拟态专家,可以貌如花,形如竹,可以翠如夏草,枯如秋叶。“

        芒种二候“䴗(jú)始鸣”。后五日“鵙始鸣”,“鵙”即伯劳,以声命名。《诗经》“七月鸣鵙”,周七月即夏五月。成语“劳燕分飞”之“劳”即指此鸟,燕指燕子。

        芒种三候“反舌无声”。“反舌”即百舌鸟,“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无声也”。百舌鸟,学名乌鸫(dōng)。百舌鸟自春秋时代起就被人们作为宠物鸟饲养。中国古有:“仲夏之月,反舌无声;反舌有声,佞人在侧”之句,认为反舌鸟可辨忠奸。在古人眼中,伯劳鸟和反舌鸟是善鸣之鸟中的两类典型代表,伯劳鸟因阴气微生而啼叫,反舌鸟因阴气微生而收声。时至仲夏,花香已逝,鸟语渐稀。

        芒种节气中,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对农业有益的螳螂日渐增多;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的习俗:

        送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牦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五彩折羽装饰,幢的形状为伞状。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端午节

        此节气里,中国有许多习俗,每隔两年就有一次端午节出现在芒种期间,其中,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天中、朱门、五毒日。端午节有喝雄黄酒、吃粽子、吃绿豆糕、煮梅子、赛龙舟的习俗。

        这是一个既包含播种,又包含收获的节气。在经历了雷雨的洗礼,熏风的陶染,酷暑的考验之后,愿你忙而不茫,依旧坚定,播种希望的种子,耕种梦想的秧苗,收获美好的果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芒种,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