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深圳老照片:深圳水库修建的那个场景,你将很难再看到

公司开会给大家发了本书,日本人写的《为什么精英都是方法控》,随便翻了一下,没看到有什么可取之处,不过还没有细看,我总觉得历史里有宝藏,需要好好挖掘。

一、宝安县文化站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即便是在建国初期,人们生活条件还不富裕,但还是投入不少资源用于文化塑造。深圳早期的文化机构——宝安县文化站,投入巨资建造的文化楼,算是相当不错了。

二、罗湖桥的守卫

深圳罗湖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来往的一座桥,这里的守卫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戴圆帽的,一种是戴平顶帽的。通常情况下,戴圆帽的是大陆守卫,戴平顶帽的是香港守卫,当时香港还属英国管辖。

三、深圳水库开工典礼

一九五九年,深圳水库施工典礼大会。那时是人工时代,机械化基本没有,建什么工程都要依靠肩扛手抬,所以人多力量大在那个年代是很有市场的,这种人山人海的场景恐怕现在很难再现了。

四、深圳盐田渔港

既然说深圳是个小渔村,那么渔港自然是少不了的了,出海打鱼的船停靠在盐田港,黑压压的一大片,现在的深圳人不打鱼了,渔港也改成了进出口港口,现在的盐田港就是这样来的。

五、五十年代深圳火车站

五十年代的深圳火车站,地理位置还是比较偏远的,除了火车站以外,周围基本没有其它建筑,和现在内地建火车站有些类似,都是选择偏远的地方建,然后再慢慢有建筑围过来,慢慢繁华起来。

六、深圳火车站东广场

彩色照片,很显然已不是五六十年代了,估计是七十年代吧!或者是八十年代初期,那时深圳火车站还比较陋,东广场进出旅客的通道还是土路,遇上下雨天,地上还会有积水,行路甚是不便。

七、最初的“深圳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墟”这个字?实际上深圳站最初并不叫深圳站,而是叫“深圳墟”。墟的基本释义是指有人住过而现已荒废的地方:废墟、殷墟、墟里(村落)。也指集市,同“圩”。这样看来确实不太合适。

八、五十年代的深圳火车站

看这张照片,感觉还挺不错的,丝毫看不出是五十年代的深圳火车站,实际上这与拍摄技巧和照片质量有关。会拍摄的大师,再坏的场景也能拍出花来,他们擅长抓住优点、屏蔽缺点。

九、深圳水库修建场景

真不敢相象,这么大的深圳水库是完全依靠人工修建起来了,看看现场,一件像样的机械设备都没有,连最基本的运输车也没有,像是历史上修建大运河的场景,真的要说一声:前辈们辛苦了!

十、现在的深圳水库

天蓝、山绿、水青,这就是现在的深圳水库。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前天栽树后人乘凉,若没有前人的付出,又怎会有现在的条件呢?忘记历史就等于是背叛,这话一点不假,我们可不要做这样的人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十年代深圳老照片:深圳水库修建的那个场景,你将很难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