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第六周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清明安康~    

数学版块开始了。  

  “今天我们班来了多少位同学?有几位没有来?”    

“老师!20位!”  

“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老师,我是数了数空了几张桌子,然后用22减去算出来的!”  

  喔~噢~  

  晨间跳绳开始唱数,或者累计跳,或者每人跳十下,离开时大声喊出自己的数字,再或者边跳边说乘法口诀,能说多少算多少!当然还可以由我来出口算题,用固定的节奏问和答,然后就会有个“流”在“绳”间穿梭着。  

  接着上个版块,2、3、4或者2、3、4、6的倍数合奏!孩子们有了很明显的进步,我能听到12,24,36等数字的时候最大声。有人很快发现了有些数字“2”、“3”两个组一起出声,有些数字却是所有人都在出声这个“小秘密”。

周二那天,我拿出一张纸,然后我说要变个魔术,刷刷刷——周围一圈期待的小眼神耶!我把纸对折,然后撕开,变成了“2”,(有很大声的“一分为二”脱口而出——估计是因为最近在玩成语的缘故!)我继续折、撕,一张纸变成了十六份!我让猜会变出多少张,答案果然很丰富!

我将小纸片发了下去,分成小组分别写了2的倍数,3的倍数,4的倍数,之后大家把纸片拿在手里,我在前面边打节拍边唱数。游戏规则是:当你听到了我说到了你纸片上的数字,请你大声说出来!

于是空间中有了两种不同的品质在交织,时而所有人同时唱出,时而有一拍寂静的空档,很美妙!下周我们会分享那些“发现的秘密”。

“来,猜一猜,我手里有几个沙包!就看一眼噢~” “6个!7个!8个!”

“来,我们一起数一数!”

“原来是6个!他好厉害,猜对了耶!”

“估”对的前提是有“感觉”。我走进一个房间,粗略扫了一眼,里面大概有多少人,桌子上大概有几本书,都可以“估”一下。就像去买水果,说我想要个十来斤的西瓜!于是瓜农挨个掂量掂量,然后选出一个差不离。在游戏中,在日常中,我们都在积累着这种“感觉”。

小木块又“回归”了!摆呀摆呀,数呀数呀,咦?我发现了!!四个七和七个四用了一样多的小木块! “对了对了!继续发现!”

……

主课本有了新的要求。边框可以加入形线画图形了,但目前底部依然要有“宝宝边”,直到完全有把握“不脱轨”再彻底不用“宝宝边”。当孩子能力达到了“要求”的时候,做事情就“不费劲”,也不会有挫败感,做完了会舒一口气,很满足的样子。

当然,这并不是硬性的要求,如果做不到,保持以前的就好咯~

上周有两天没讲《爱尔兰王子》的故事,孩子们问:爱尔兰王子是下线了吗??好吧!好吧!下周我再调整一下时间,晨圈操作再缩短那么一丢丢,就有讲故事的时间咯!

这个版块,我们将继续乘法表的学习,继续两位数的加减法,继续熟悉数位,继续玩各种好玩的“数学游戏”。

一切都在继续,就像我继续做丁酉班的主班一样!

加油!!

亮亮 2019/4/6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年级下第六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