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回顾

差不多到学期终了,各门课也即将收官了。在研究生课堂上混了四个月,觉得效果一般,主要原因就是扩大招生之后,小班教学已经不可能,我们的课堂最小也是八十多人的大课堂,这种情况下很难有充分的互动与讨论。所以,我原本期待的小班讨论课,已经落空。

另一方面,估计老师对课堂互动也不再抱有期待。研究生课堂上,坐在那儿貌似安静听课的同学,其实往往在关注其他事情,注意力并没有跟随老师的讲授,因此一旦提问,把心思从其他地方猛的拉回课堂,就容易找不到北,如梦初醒,别说讨论了,连回答问题都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十多年前我去各个大学蹭课的时候,已能看到旁边的同学摆出英语书或者成功学书籍,混过一堂大课,也许课后找人抄抄笔记。今年秋天我自己成了正经学生,在不是蹭课的场合,看到的更多是手机电脑摆在课堂上,内容很难说,游戏有之,赶其他作业有之,检索有之,做笔记有之,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这样的课堂肯定不是单纯的课堂了。八十几个脑袋,想的事情多于八十几件,是肯定的。

不过,怎么说呢,作为老师不必怜悯学生,学生也没有义务怜悯老师,课堂效果应该是双向打分的,就打分评估体系而言,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还是民营培训机构例如新东方,而不是公立学校,更不是高校。

因为打分体系与绩效挂钩,老师不得不对自己的课堂效果负起责任,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注意力,有时候甚至使讲课变成一种表演——当然大班授课相当于一种表演,有些功力深厚的老师能成功地大群洗脑学生,更多的老师做不到这点,只是变成了小丑,这已经是另一个极端了。

只有一件幸事: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并不依赖课堂。更多的学习在于自己安排,正如一位前辈说的,法学院的师生,真正的战场应该在图书馆里。这指的是认真的学术训练与研读。其实还须包括外界的社会实践。

传统的授课,灌输,填鸭,也许适合记住答案去考试的学生,不可否认这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是,真的不适合法学生了。

那么,课堂就此成为鸡肋了么?也不见得。最宝贵的互动时间,恰恰是在实体的课堂,最有效率的沟通,也应该在实体的课堂。所以如果课堂效果不佳,不如问问怎样能有所改进。只要决意在课堂上传递有效信息,意图产生争论,引起思考,是有不少前人试之有效的办法的,教师是需要技艺的,也是需要时时处处求新的,是谓教学相长。

之前,我以为身边的90后同学只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惰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显得佛系,后来与他们的讨论发现,未必。表面的佛系,也可以是一种无声的抗议,这是一代人的抗议方式,比上一代走上街头抗议的青年有礼貌,更平和,当然也就增加了师辈反问自身的难度。

课堂如同道场,同样需要修行。课堂与外面的社会,并无不同。且行且珍惜吧。

冬日校园(董老师摄)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课记——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