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笔记46|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咳嗽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凡是弦脉,代表里水很盛,十枣汤是治疗悬饮的主方。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十枣汤方见上

临床上看到的十枣汤证大部分都是肺里面有积水,病人主要症状就是咳不得卧,咳了半天又吐了很多涎沫出来,当我们看到病人吐沫时,就知道病人肺里有水饮,此时吐的延沫是白色的,而目坐在椅上不能平躺下去。当脾臟里面有积水时也会吐白津出来,但病人是可以平躺的。十枣汤这个药很峻,一剂即愈,一般病人是不会需要用到第二包药的。

中医最难的是:很多症状很雷同,没有见到病人时辨证会有误差,因为病人陈述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所以最好要临症,面对面看。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咳很多年了,是久病人虚,脉弱,脉症合可治,而脉实、大、数,脉症不合是死症,因为阳浮上来了,阳要潜入阴,阴阳分隔就是死症。虚者头晕严重,是因为本来就有支饮在胸中,也就是说,任何人久咳有头昏眩的,即代表有支饮,处方视支饮具体在哪里。

此篇饮病分得很细,支饮、悬饮、留饮等等,为什么要分这么细?因为如果身上有积,不仅指“诸积大法”中的肿瘤肿块,当有一点点水积累在里面还没有作乱时就把它治好,以后当然不会有大问题。有时太阳温病喝葛根汤,汗发出来却又下利了,就是饮被排出了。健康的人是细嚼慢咽吃东西,慢慢喝水,吃太快喝太快都容易留饮在身上,主要在胸肋一带。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见上

小青龙汤主症很多,专治表寒里又寒的喘咳,即有表症又兼有里症,光是“咳逆倚息,不得卧”,有时是十枣汤证。

因为有里寒,再遇到表受寒,就是节气变冷,于是开始喘息,就是小青龙汤证。如果是气候变了,心臟就开始痛,这是薏苡附子散证。还有的人,平常都不咳嗽,只有早上起来咳,因为清晨最冷,大部分也是小青龙汤证。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厥逆,其面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

桂枝 茯苓各四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两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病人本虚,比如痨症,得到小青龙汤证,结果汗发太过,病人出现唾液太多,嘴巴干燥,“寸脉沉,尺脉微”,寸脉应该是浮脉,很沉就代表胸阳很少了,里面肺的阴津虚了。尺脉微代表肾的阴津虚掉了,所以就是身体的上焦、下焦的阴都虚掉。手足冰冷,“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

为什么会这样?大小青龙汤都是汗剂,发汗发的是肠胃的津液,强壮的人病邪发汗出去后,好的津液自己会回到身体里,甘枣同时补充津液。本虚的人汗发后好的津液回不来,肠胃津液不够,里虚掉,肠胃是血的源头,尺脉就变小了,手脚冰冷,代表心臟力量不够。心臟搏动磨擦产生热,中医将之定义为“火”,当“火”不够时,手脚就冰冷。气(宗气)在丹田,小肠的地方,津液为阴,当阴发掉后,阳就没有办法固守在小肠,下焦的阳就会往上冲到胸口咽喉。小肠管脚的循环,心臟管手的循环,故阳能透到四肢末梢,当阴(津液)不足时,阳无所依便往上冲,也就无法照顾到手脚的循环,手脚就出现麻木的现象。

这个时候“其面翕热如醉状”,当肾阳往上冲,到了胃的时候,热气相投,会让胃的热跟着往上跑,所以脸上会红红的跟喝醉酒一样,实际上是整个胃气跑到脸上来了。如果脸是黑色的就是没有胃气了,脸红代表胃气浮上来,两种气色都不好。如果是冬天看到病人脸红红的,就不好,因为冬天是主寒、主肾,这个人脸会红,代表肾虚掉了,冬天应该是收藏的季节,现在面色红表示肾阳无法潜在肾中,就是肾臟有问题,此时病人是很危险的。

阳冲到脸上,阳会回头,阳若不回头人就走掉了,阳回头会往下跑,“下流阴股”,顺着冲脉上来然后再寻原路下去。阴液不够,“小便难”,“时复冒者”,病人会陈述一个特殊的症状:老是感觉额头上有个东西罩着,好像总有一顶帽子盖在头上,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这个处方适用于:人的阴津虚掉,阳就会往上行,阴虚则阳亢,这是阴阳律。五味子酸收降冲逆止咳,让模膈膜下降,桂枝行阳,让阳回头,茯苓让三焦油网充满油从而能利水,炙甘草补足津液。

《神农本草》里讲茯苓利尿,茯苓色白入肺,还能增润津液,口渴时常用茯苓,真正的茯苓切一片对着光看可见里面的茎纹,这里用茯苓还因为“气从小腹上冲”,脐下动悸靠茯苓,因为有水。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半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如果“冲气即低”,就是吃了苓桂五味甘草汤后冲气被降下去了,代表津液回来了,阳气足了,桂枝就不用了,“却反更咳”,咳得更厉害了,加上胸口感觉很胀满,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来治咳。

肺里有咳时胸满,是胸腔里有寒症,因为病人本虚,寒还没有去,这就是伏饮了,平常没有感觉到,只是可能感觉肺里面的痰稍微多一点点,然而日久它会成伏饮,慢慢加重,但还没有严重到发病。现在病人得到小青龙汤证,结果这小青龙汤一发汗,引起冲气上逆,然后用苓桂五味甘草汤把冲气往下降,原来的支饮(常停留在臟腑之间)却被之前的冲气带出来,已经集中在肺里面,结果咳又回来了,这个咳回来了是原来有支饮停在里面造成的,故加干姜细辛,变成苓甘五味姜辛汤。

细辛本来就是利尿剂,也能够把肺里面的寒水排出来,止咳去水。干姜温中,色白亦入肺。胸阳过亢(胸满)时去桂枝。

咳满即止,而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二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半夏半斤 五味子半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咳满即止”,如果吃了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咳满都没了,但是又发冲气。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热药吃下去,本来不渴变渴了,代表身体恢复了,“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现在却不渴,还是有支饮在里面,这饮停在肋骨和肋膜中间的地方,冲上来,会有恶心的现象,加半夏。小柴胡汤里之所以加半夏,主要原因是胸胁苦满,胸胁会苦满是因为里面有水停留此处,淋巴腺体较易有停水,这些都是本来就有支饮的病人才会有这么复杂的现象出现。

在横隔膜里面有停水,还有在肋骨与胸膜之间的地方有停水,这些统称为支饮。支饮比伏饮停得更深,所以更不容易去掉,当里面的伏饮被去掉以后,支饮才跑出来,会这样的原因是被干姜细辛拉出来的,干姜细辛是温药,能够去寒饮。

水去呕止,其人形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半升

上七味,以水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水去呕止”,当病人将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吃完后,不咳也不呕了,结果身体肿起来,加杏仁。因为本虚之人,肺的津液还不够结果加了半夏,把肺里的津液再排掉,肺就会变得很干燥,这种状况就要加杏仁来润肺,杏仁色白入肺又辛香,可以把肺的津液补足。看这个症状“形肿”有水,似乎应该用汗剂发表水去肿,为什么不用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因为病人本来手脚就时常麻木,就是本来就有里虚,肺里津液已经不多了,如果误开麻黄病人“必厥”,会昏厥。如果没有杏仁,任何色白入肺的都可以用,比如水梨、麦门冬,当然最好用杏仁。

为什么会昏倒或昏迷?因为“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再把阳发出来血会更虚,所以这一条辨告诉我们:贫血(血虚)的人不可以用发表的药,不可以用麻黄。我们会用到这些汤剂就是遇到有本虚的病人。

如果用大青龙汤证或是小青龙汤证来治疗咳嗽时,一剂将它去掉后病人的气就上来,就要想到这篇痰饮咳嗽篇,这是张仲景替后学者考量到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临床上,如果冲气降完了病人还咳,就直接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你不需要先试试看只放姜辛行不行,再決定要不要给他半夏,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加入半夏就可以了。如果这个人身体看来有点浮的,这是肺的津液干掉了,因为是血虚的关系,并不是真正的水,肺气不足时,用杏仁就能够滋润病人的肺气。

中医的观念:血分阴阳,任何东西都有阴阳。血里的阴是西医讲的血球、血小板之类的,血里的阳是水,所以血管里面一定有水,一定需要水,麻黄本身不伤血,而是把血管里的水发掉了。故麻黄常跟杏仁并用,杏仁入肺,可以补足血管里的水。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薰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夏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二两 干姜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如果是“面热如醉”,就是脸色看起来红红的,“此为胃热上冲薰其面”,这个时候就是苓甘五味姜辛半夏加仁汤再加一点大黄,因为胃里面有宿食堵到,只要把它清利出来就好了。所以说有时候小青龙汤下去或麻杏甘石汤下去,怎么没好?你不要怀疑小青龙汤,不要怀疑大青龙汤,更不要怀疑麻杏甘石汤不对症,是病家本身就有饮病,结果被你用药导引出来,才会发生这种现象。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见上

所谓“先渴后呕”就是,刚开始病人感到口渴,结果水一喝下去又通通吐掉,“为水停心下”,代表有水隔在中焦,“此属饮家”,用小半夏加茯苓就可以了。口渴喝水是正常,但喝下去又吐掉,代表有饮停在里面,这些都是协助我们来辨症里面有没有饮。当发现身体里面有多余的水停在内臟之间、组织之间或胸肋处等,要赶快把它去掉,因为水是疾病最好的生存环境,癌细胞、病毒、细菌都需要水才能生存,所以要及时把饮排掉。

中焦有水囤积,要靠小半夏汤来去水,就是半夏跟生姜。如果是肠胃里面有停水没有被去掉,会使得三焦油网里的油不够,于是加茯苓让三焦的油増加,如此停水就能够更快速地从小便利出来。

注:文中涉及到的处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他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匮要略》笔记46|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