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道光

图片发自App

之前,在一次007班级群的分享后关注了君说乎总舵主的号,读到她的一篇文章《生活的丑陋,我到底要不要写?》

被文章的题目吸引。这篇文章的开篇所述,是从一个问题(生活的丑陋,我到底要不要写?)说起的。

舵主的回答是:生活即使是丑陋的,我们也可以找到其中的积极一面去写。

台湾90后美少女作家林奕含的自传体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读过,那是一份比丑陋还丑陋的人生经历,她终究没有做到与自己的痛苦和解,26岁时,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的美丽和才华,就这样被曾经的遭遇永远的湮没。

又说到另一位。一个十来岁时遭遇不幸的女孩,30年后,成为了服务于英国独居老年人的热线电话的创始人。因为,是当年接纳她的那个温柔的声音,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

......

读到最后,看到文章(最初的)的结尾,产生了共鸣:

“生活纵使有些丑陋,而我们不能变得更丑。我们看到阴影,更要去寻找阳光来的方向。”

于是,作为清晨的问候,我评论了作者。

很没想到的是,认真的舵主对文章当时的结尾句并不是很满意,于是就有了从11月28日,断断续续持续到今天的一段讨论。(截图中划红线的1、2、3分别是三次改动的结尾文字)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今天的版本:

“我们不能让自己变得更丑,来应对生活的丑陋。假如命运让我们一度活在阴影里,其实是提醒我们去寻找阳光,甚至有的时候,我们本身就是那道微光。”

我个人觉得很棒了。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给来人以警示:

“假如命运让我们一度活在阴影里,其实是提醒我们去寻找阳光,甚至有的时候,我们本身就是那道微光。”

评论互动的过程令人欣悦,我从几次三番的改动中感觉到了作者步步逼近的主旨:

为何我不可以就是那道光呢?我自己就是那道光!

再回到文章最后的寓言故事:

“很多年前,我读到过这样一个寓言。有一个小灵魂叫做光,他生活在光的国度里,他急切地想体验他是作为光的存在,于是上帝告诉他,你必须去拜访黑暗。小灵魂拜访了黑暗,却在黑暗里哭泣,问上帝为何抛弃了他,上帝说我一直站在你的身边,提醒你,你终于知道自己是光,只有当你在异己的黑暗里你才能成为一束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当我们在黑暗中的时候,可能才会意识到,我自己本身就是一束光。

所以我们要告诉自己:

当我们在黑暗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我自己本身就是那束光!

感觉极好的阅读与评论的体验,喜欢这样真实而认真的互动。

写下小文一篇,感恩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就是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