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在春天能看到希望吗?

公元756年6月,安史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7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世称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把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唐肃宗。结果不幸被叛军俘获,押送至长安,因官职卑微未被囚禁。次年,滞留长安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春望》。它的原文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天,本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然而,诗人站在被战火摧残过的长安城中,看到的却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战火过后,国度残破,但山河形势依旧;举目四望,春天的长安城中草木茂盛。昔日繁华的长安城,现在却一片萧条,诗人自然难以抑制内心的黍离之悲。于是,用一个“破”字写触目惊心;用一个“深”字写满目凄然,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伤心的诗人看到了鲜花的盛开,听到了鸟儿的啼鸣,但此时此刻,却别有一种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儿感慨时事,伤心落泪;鸟儿不堪流离之苦,惊心哀鸣。事实上,花和鸟体会不到人世间的悲欢,到了春天,鲜花绽放,鸟儿欢鸣,这是自然规律。可是,在诗人眼里,花儿落泪,鸟儿惊心。诗人这样写,是因为诗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事物之上,以花和鸟的悲欢写自身的悲欢,用乐静来反衬哀情,更能凸显心中的哀伤。

看着满目疮痍的国都,诗人悲哀地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没有结束;受战事影响,滞留在长安城中的诗人得不到半点家人的消息,不禁忧心如焚地感叹,家书和万金一般珍贵。战事连绵,家人生死未卜,这两重忧虑带给诗人无尽的痛苦。诗人明白,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是战事连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人的渴望受到家书便是渴望战事的结束。诗人渴望恢复和平,使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走上正轨,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这也是千千万万个老百姓的呼声。

一时之间,国愁家愁一起涌上心头,诗人无法排遣这些愁绪,于是挠头,当诗人挠头时,他发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满头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上簪子了。此时,诗人才四十多岁,却已是满头白发了。传说,当年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愁白了头。诗人的满头白发也是愁出来的。诗人本想通过“搔”头来排解一下愁绪,结果发现头发白了,稀疏了,以头发的变化写内心的痛苦和愁怨。

在这个春天,国愁、家愁、个人之愁困扰着诗人,但诗人并没有彻底绝望,因为他依然在关注着战局,依然在期盼着希望渺茫的家书。如果心中不抱持着一种战争必然会结束,家人必然会团聚的希望,诗人还会关注这些吗?所以,在这绝望的春天里,诗人依然在期盼着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杜甫《春望》:在春天能看到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