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时间概念思考层,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独立的时间段,每个动作的发生都要归类于某一个具体的时间分段中,而且每个时间分段之间的跨度很小,动词发生的具体时间概念较精细。
而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看成是一个连续的、可分割的整体,对动作发生的具体时间归类跨度较大。往往把过去和将来发生的动作容纳到“现在”这个时间概念中去思考和表达,这样的思考方式被称作“延伸当前”。
由于汉语的思维是认为所有动作的发生都可以笼统地归类于“当前”,所以讲汉语的同学往往喜欢用动词原形来表达所有的时间。比如很多同学会造这样的句子:I buy a dictionary yesterday.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个座山……
这个故事用汉语可以用一模一样的词句无限重复下去,因为汉语对动作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所以他可以穿越不同的时间,不管动作发生于何时,说话人一直保持一种当前的观察视角。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观察点能够自动从现在穿越到过去,再到过去的过去,在不同的时间点登上不同的山,进入不同的庙,听不同的老和尚讲故事。这是一种时间穿越式的概念认知方式。
这个故事如果用英语来讲,讲故事的人对时间的观察点是固定在“真正的现在”而不能移动的,因此,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讲述人站在当前固定观察点,往回看向“过去”以及“过去的过去”等不同的时间段,用英语讲出来是这样的:
A 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 temple on the mountain. In the temple there was an old monk telling a story. What did he tell?
He told that a long long time ago, there had been a temple on the mountain. In that temple there had been an old monk telling a story. What had he told?
He had told that a long long long time ago, there had had...
说到这里,讲故事的人几近崩溃。
从语言学角度讲,这是因为汉语思维中,对动作的认知只关注动作的结果,而对动作发生的具体时间和过程并不关心。如果用这种思维去表达英语,就会经常出现问题,比如汉语“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科学家”这句话,其中动词“是”的概念涵盖了过去、现在和将来。所以中国同学在用英语表达这句话时,按照汉语“延伸当前”的思维方式,就会说成: Einstein is a great scientist. 中国同学听到这句英语时,也不会感觉有什么问题。但是,英语为母语的人,听到这句话时就会感到很别扭,因为“is”的时间概念为当前,那就意味着爱因斯坦现在还活着,这显然是错误的。因此,英语应该说成: Einstein was a great scientist.
要做到正确使用英语正确的时态表达,一定要在思维层面重视动作发生的具体时间。学习英语的时候要注意动词的时态,练习英语表达的时候,要放弃对任何动作都使用“默认当前”的观察视角,在概念思考中增加动作是发生于“现在”还是“过去”的思考和辨别。
语言学研究发现,英语水平高的中国同学,在对动作时间的思考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在理解汉语的时候,也会关注并思考动作发生的具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