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前提是提升自我认知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书中提出“善待自我”的本质,指出我们在认知上将不幸归结为过往和我做不到的偏见,引导我们改变认知,从沉浸原因转为关注目的、自我接纳、课题分离、采取行动、用我式表扬和任何人建立平等关系,还有在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的思维下去培养共同体感觉。

这本书刷新了我的两个认知:

(1)从创伤论到目的论的转变,目的论不全盘否定创伤论,承认创伤存在影响作用,但不是唯一因素,更多的是个体对自我的要求是什么;

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原生家庭这个概念,于是很多人就把自己存在的一些的问题统统归结于原生家庭,认为都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才导致我现在怎么怎么样。

比如,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一生气就打孩子,因为我从小就是被我父亲打大的;我一直都很内向,不敢上台发言,因为我小时候一直都是被家里人打击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的。

诚然,这些事情都是原生家庭给你造成的,对你确实是有影响。但,这并不是全部,这些事情已然发生了,我们现在可以做出更多选择了。你可以选择继续待在这些事件的阴影中,我们同样也可以选择从这些阴影中走出来,走到阳光下,看到更多灿烂景象。

完全走出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到但第一步,就是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你想不想走出去。如果你意识到了,并且有这着强烈意愿想走出去,你一定会积极主动去想各种办法达成目标的。

(2)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的不同。自我肯定是一种鸡汤性质、欺骗型的自我施压;自我接纳思考的是我还能做些什么,从而真正采取行动而达到期待状态。

比如说,还是刚才那个话题,当你意识到了你受到原生家庭影响存在的某个问题,你想改变它,于是你天天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能改变的。这是你的自我肯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还是原来那个你。

如果,你每天通过学习,增强自我觉察能力,学习一些相关的改变原有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并且在再遇到同样问题事件的时候,你能将它们运用起来,从而一步一步慢慢实现最终的改变,那这时候你的行为就做到了真正的接纳自己。

2、书中提到的“他者信赖”,即无条件信任,让我想起今天的一篇momself上的文章,是由罗志祥和周扬青感情事件中翻看亲密队友手机引发的,涉及到同样的一个观点:对亲密爱人无条件的信任,是否出轨看不看手机早晚会显现出来。

一方面:一旦进入怀疑模式,你就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这样的做法反而让一段很好的关系进入敌对状态。

另一方面,别人背叛还是不背叛你,并不是你能决定的,你要做和能做的是清楚地知道,如果事情这样发生,你能做什么?

所以,无论如何,先做无条件信任别人的人吧,这样你才会活的更主动,更轻松。

最近看到的很多书、听过的课程都指向一点: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前提是提升自我认知。这个目标的实现通常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探索、实践和觉察。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前提是提升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