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院文化,品人文永州

湖南永州,以历史、山水与文化而闻名于世,这里民风古朴,传统的家族与宗族文化十分浓厚。在永州四野的乡村,到处能看到一些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古民居群。这些民居,通常是古代在外光宗耀祖的官、商为福佑后代子孙而修建。根据官、商身份,规格与形制各不相同。而世居民居的后代子孙们,世代享用并精心保护着先祖的祖业。由此,才有今天这样一笔笔的宝贵文化财产,它们以其稀缺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了中华民族史、建筑史上的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位于永州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始建于明代宗景泰年间(1450—1456年),建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后裔于明中期迁移至此生息繁衍,历26代近600年,故名周家大院。虽然建设时间跨度大,而且是子孙一代代接力建设而成的,但整体规划布局却仿佛出自一人之手,井然有序。

周家大院由六个院落组成,分别是建于明代的“老院子”、“红门楼”、“黑门楼”和建于清朝的“新院子”、“子岩府”、“四大家院”。六个院落自西向东呈北斗星形排列,依山就势,南高北低,好像端坐在太师椅上。从整体上看,六座院落有分有合,浑然一体,既各自独立成院,又相互和谐勾连,层楼叠院,错落有致。这中间,数“四大家院”规模最为庞大,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周家大院共有正、横房子180多栋,大小房间1300多间,开设大小天井136个,游亭36座,总占地面积百余亩,建筑规模达4.5万平方米。周家大院建筑装饰的雕绘技艺之精湛,历史文化含量之丰富,民族气息之浓烈,内容题材之广泛,表现手法之丰富,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在大量的纹饰中,以莲花纹居多,正是先祖周敦颐之名作《爱莲说》的反映。

根据族谱的记载,这个周家大院的周氏后人与鲁迅、周恩来是同根共祖的族裔。明中期,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后裔迁移至此生息繁衍。根据史学界考证,鲁迅是周敦颐31代孙,周恩来是32代孙,比鲁迅小一辈,与干岩头村周姓同是周敦颐次子周焘之后裔。500多年间,村中无“杂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至今已经历27代。现住在周家大院的260多户、900多人,都是住在祖传的古院里,历史文化仍在生活中延续传承。 周氏家族“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使得这里人才辈出。500多年来,从封建时代科举选拔的秀才、举人、进士到现代高考脱颖而出的大学生、研究生,有数百人之众。其中的佼佼者有曾官至户部尚书的明朝翰林周希圣;曾随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回乡主讲萍洲书院的清朝三品大员周崇傅,等等。

2007年,大院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桂冠,并享有“潇湘第一古宅院”、“湖南民居瑰宝”等盛誉。

(二)龙家大院

龙家大院位于永州新田县城的大冠岭上,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现已930年历史。因龙氏一直单姓聚族而居,而称“龙家大院”。是东汉时期以“八德”著称古今的零陵太守龙伯高后裔宅第,经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明末清初建成一座“三堂九井二十四巷四十八栋”格局的建筑群体。大院依山而建,三面环山,前面有池塘。左边是青龙山,右边是白虎山,切乎中国传统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一说。整个庄院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8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48栋古民居、月牙池塘、普善堂、龙山学校、八德亭、和堡等组成。

大院具有典型的湘南特色,均为青砖砌就的清水墙、小青瓦,硬山顶搭配风火墙,亭台楼阁,木雕精美,彩绘绚丽,影壁凝重质朴。“诗礼相传端本务,耕桑以外不关心”,龙家大院现存对联128副,匾额20余方,堂屋名额近30方,所体现的都是农耕文化和隐居避世的思想;还传承着龙伯高的敦厚周慎、谦约节俭品格。对联不仅书法精美,且每一幅对联字体各不相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大院大小堂屋多为前厅后堂,面阔三间,明间厅房,次间卧房,左右对称。堂前均有天井,即供采光通风之用。堂屋均是青砖辅地,后墙有供奉祖先的地方,上有祖先的牌位,每逢重要日子或办重要的事情,如结婚建房生小孩等等,后辈了孙们都要在这里给先祖献上一柱香,并向祖先祷告,祈求祖先的保佑。大院主堂屋对面的墙是影壁,上面绘着一条三爪金龙,有驱邪禁宅的作用。绘三爪龙而不绘五爪龙,一个意思是祖先为龙姓,不忘祖先;二是五爪龙只有皇帝才能用,怕惹杀身之祸。

2013年,大院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位于永州市祁阳潘市镇龙溪村, 始建于50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李氏先祖从江西迁来祁阳定居,靠做木材生意富甲一方后,始建“李家大院”,历经三百多年十三代子孙的拓建,终于建成了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的宗族宅院。保留至今的宅院有上、下院和李氏宗祠,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

大院为商制古宅院,背靠青山,面朝大片荷塘。宅院青砖黛瓦、翘角飞檐,高低起伏,从后山上流下的清泉通过导流渠汇成溪流从宅院的右侧叮当而下,构成宅院直向排列的整体布局。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掩映在青山碧水间。

大院的正门是李氏宗祠,宗祠堂前代表功名的旗杆石上,挺立着两根高高的挑着两只纱灯的旗竿,祠堂的门斗上,“五品军功”、“进士”、“奉政大夫”等功名牌,诉说着这个家族过往的荣光。宅院翘角的屋垛,给人以展翅欲飞的动感,院内的房舍层层相连,木作斑驳、花窗、撑弓镂雕,内容丰富,个个美轮美奂,无一重复,并且都寄寓着吉祥如意的含义,彰显出古代建筑工匠高超的智慧和技艺。宅院屋顶有天花,院墙与礅柱各处有着精美的石雕与彩绘,天井用大条青石铺成,晴时可增加采光,雨时能储水或快速排水。整个宅院门径相通,错落有致,屋脊和前面高大的马头墙相映成趣,一些绿色的植物已从墙头或瓦缝中生长出来,与灰瓦相配,别致高雅。

电视剧《陶铸》、《故园秋色》曾在此选景拍摄。

类似的氏族大院还有宁远县的黄家大院;东安县的席家大院和树德山庄;冷水滩区的三槐堂和李家祠堂;双牌县的的邓家大院;江永县的上甘棠等等。历朝历代,深居在这些氏族大院的族人们,他们与先辈们一样,维护并固守着祖宗的绩业,传承着宗族的精神。走进这些大院中,抚摸着那些青砖与镂雕,陶醉于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的醇香中,总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相对于现代都市的高楼、乡村的现代新居,这些大院犹如一颗颗耀眼的行星,定格于永不停息的时光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大院文化,品人文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