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带你进入我们大瑶山之 为“艾”而来

艾草

        小时候,每年清明节前几天奶奶都会让我们去采艾草回家,煮若叶、洗若叶。奶奶煮艾草,我跟妹妹剥花生,将花生炒熟碾碎跟红糖拌匀来做馅料——这是我每次都抢着干的活,因为可以在拌馅料的时候偷吃几口,甜入心口的味道至今难忘。然后,奶奶把煮烂的艾草和糯米粉一起和成粉团,开始包馅、加油拍扁并用箬叶包好,最后开蒸。熟了的艾糍闻着还有一股淡淡的艾草清香,那是油炸糍、叶包糍等所有糍粑里面我最爱的味道。

没穿衣服的艾糍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二月宿根生苗成丛, 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收以灸病,甚验。艾以叶入药,性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又被称为草医”。

        小时候,只是因为觉得艾糍好吃就特别喜欢,对于艾草的功效不知所谓。感觉长大了在知道艾草的功效后,对艾糍就更加难以割舍了。在苏州定居后,前两年偶然一次在阳澄湖半岛大草坪发现有艾草后,每年这时候都对它趋之若鹜。其实,认真想想那么认真的爱“艾”与其功效并无很大关系,应该只是乡愁的情结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带你进入我们大瑶山之 为“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