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修炼手册》:人言和从众

有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是在线下混沌课上,朱宁老师说,我们要少评判,就事论事,不要做价值判断。这句话其实是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不要动不动就把你的对事情的价值观来judge别人,要客观公正的对待事情和人。当然客观这个词本身是矛盾的,我们永远也摆脱不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所以做到客观公正也是相对的,只对事,不谈观点。

人言,名词,他人的言论,通常带有判断的意味,而真实的意图却往往隐藏其下,所以它是判断一个人的好工具。

和菜头老师这篇文章里的人言讲的不是人言的内容,而是人言的结构,比如分了三种。
1、直接的负面评价。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不要直接与这个负面的标签对抗,而是忽略它,用另一种标签来替换。我们听到负面评价肯定不舒服,那么需要理性的思考,把人言当做是前进路途上正常的代价,选了不一样的路,那就要付出更多。
2、委婉的建议,比如以“你应该”开头。这种要看其背后说的到底是你还是他自己。我们焦虑,然后又没有宣泄的渠道时就会用你应该来提醒自己,其实是我应该;我们通常最缺少什么就会提什么。这种情况下要了解对方的情形,然后判断这个言论对自己有没有帮助,而不是自说自话。
3、传言。传言的话就到我这里为止了,不要传言,也不要信它,重要的是看传言的人。因为传言本身没有多大危害,有危害的是传话的人。是他们的努力,使得传言不断扩散传播,拥有了影响力。所以,这种人还是远离的比较好。
4、赞美的言论。赞美的言论通常我们听的时候还开心,但是会不以为然,所以也不会在自己的心智中占据多长时间,不会影响自己,所以就不用花时间来讨论。

我理解的人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人言可畏,也就是从众效应。比如有个故事说曾参的,有个和他同名同的杀人后被抓了,有邻居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的母亲说不可能,我们家孩子不会的;然后第二个人也跑来讲,曾参的妈妈犹豫了下不确定说不会;等第三个人来讲的时候,没有等讲完曾参的妈妈就跑了。这其中就表明了在群体中我们总是想和群体保持一样的信念,不管是没有经过甄别的报信人,还是听信传言的我们,都丧失了独立思考。进化让我们在群体中才能找到安全感,但是只有反共识才会让我们成长的更快。

首先,不要judge别人;其次不要被别人的judge所影响,坚持做自己。这个时候人言的隐含假设是评判。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年人的修炼手册》:人言和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