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Day29·总结的价值和意义(3)

【《奇特的一生》·Day29·总结的价值和意义(3)】·「不这么做的坏处」「显像提问」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3月2日。

一、原文:

P79

柳比歇夫的工作比有的工人还重。他大可以像大仲马那样,举起双手,叫大家看看他手上的老茧,以此证明其言不虚。一年写了1500页!洗印了420张照片!这是在1967年。他可是已经77岁了。(77岁时,写了1500,洗印了420张照片,从体力活的角度来看也是很厉害的。)

俄文书共读50本 48小时

英文书共读2本 5小时

法文书共读3本 24小时

德文书共读2本 20小时

7篇论文付印……(阅读的数量很多,输出的数量也多)

由于长期住院,阅读的时间自然多了,但主要工作的计划还是超额完成了,虽然有许多事没有办好,例如《科学与宗教》一文占用的时间要比原先预计的多4倍。(由于住院的关系,许多事没办好但主要工作还是能优先完成)

年度总结的详细,比得上整个企业单位的总结。逝去的时间,轮廓勾勒得多么精致多么清楚——那么些表,那么些图,那么些系数。柳比歇夫被公认是极高明的分类学家和数学统计专家之一,确实名不虚传。(用图表和系数来分类和统计年度总结)(388)

二、我的阅读日志:体力不同常人-》脑力不同常人-〉住院也能完成主要任务,执行力不同常人-》由于他极高明的分类学和统计学,年度总结比企业单位的总结还优秀-〉

今天的片段是“总结的价值和意义”这一节第三天的内容,作者告诉我们柳翁在77岁高龄的时候一年的工作是怎样的。

首先,他的工作量极大,包含了很多体力活在里边,甚至比一些工人还重,证明他此时的体力是相当不错的;

其次,他的工作成果也是丰厚的,一年看了57本书,产出了7篇论文,证明在脑力上也是远超常人的;

再次,这一年他因为长期住院,许多预定的事情没有办好,但是主要工作却能优先完成,并且他没完成的任务却很灵活地以阅读时间来补充了,一点没有浪费。这证明他的执行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厉害;

最后,他充分运用自己在分类学和数学统计学方面过人的才能,通过各种图表、系数,将他的年度总结写的比人家企业单位的都要优秀。

看来,柳比歇夫不只是善于记录时间,统计时间,他还善于利用时间。利用时间使自己各方面都足够优秀,即使到了77岁,并且长期住院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

反过来想,如果他平时不注重体力的锻炼,年纪大了以后特别是生病时,写几页纸就累了,看几页书就困了,那么即使给他再多的时间,他也只能大部分在睡眠和发呆中度过;

如果他没有要事优先,灵活运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事情的大局观和执行力,那么他可能会因为住院无法完成一些学术交流、旅游考察、实地研究的任务而懊恼和抱怨;

如果他没有发展多项斜杆,并有着将斜杆能力迁移各个领域为我所用的思维,那么那个只有纸和笔的年代,他即使有每年详尽精准的时间记录数据,也只能简单记录表面上的总结,很难清晰把握到逝去的时间所包含的意义。

【A1】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经历和场景发生过呢?比如给自己规定好了远大的目标和具体的各类任务,但是碰巧遇到了突发变故,比如生病住院了,或者领导临时安排你长时间的出差任务,这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又是如何处理和调整你的既定计划呢?

我今年年初曾跟分舵的几位小伙伴一起参加了一个磨课小组,计划在春节前磨出自己的拆书课,但是刚有序地进行了两周,我刚刚有了自己的课程大纲,准备添加干货的时候,家里的保姆提前放假回家过年了~此时我面临家中繁忙的家务和年底工作上的双重压力,焦虑了。看着其他小伙伴们日益丰满地构建课程,我直接暂停了自己的磨课计划。在内疚和自责中度过了春节。

其实现在想来,要是我有柳翁这样笃定的时间观和精准的预估能力,有生病了还能照样扛桶装水的过人体力,我对自己每天有多少第一类和第二类工作时间,需要多少分配在家务的时间,都能够了如指掌,并计算出最终能完成多少进度,就不会再有焦虑的情绪了。那么每天该干多少就干多少,没完成也没关系,过完年还是可以继续的嘛。

【A2】所以这样一想,对于时间记录和精确计算时间成本的好处就更加清楚了。未来的做法:

1、继续分好类别,统计好时间,及时分析,更加了解自己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成本;

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真的不能因熬夜、垃圾食品来透支自己,及时就医,保证睡眠,每晚饭后散步,坚持用自行车通勤上下班。(1736)

你可能感兴趣的:(「A2*」Day29·总结的价值和意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