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时的电影故事?不,这是生活本身

图片发自App


3月20号王小帅导游的《地久天长》进行了点映。豆瓣7.9的评分并不低,但仍有那么些不认同的声音。

说实话三小时的影片时长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买票时也没有留意。但故事的发展却并不会让人有提前退场的想法。在那三小时里,我们不只是买票来看电影的消费者,我们更像是“刘耀军夫妇”的生活观看者。用三小时观看了其一生人生轨迹。

当我们选择观看真实故事改编的作品时,会难受,总是被感动,但总会给人以能改变现状的希望。

但这场充满无处诉苦的30年,却充满心酸无奈。命运是掌握此艘航船的掌舵手,不论它选择往西转30度,还是直接撞上礁石,结果你都得无条件承受。这不是选择题,而是简答题,给了你条件,你得用时间去试着解出这没有正确答案的难题。

电影故事时长是少有的,三个小时几乎是一部英雄主义大片的两部。这意味着不能用一味的矛盾冲突和高潮来完成。

这其实更像是一场人生片段的闪回。像回放老电影一样,讲述了主人公夫妇的青年与晚年。围绕那不幸溺水的儿子,故事拉开序幕。

在出事以前他们生活很平静很充实。好好在体制内工作,齐心协力养大在计划生育下的“独苗”。但因为这场“意外”,生活的动力没有了,打交道成了不必要的事,过年只能看别人家的热闹,连“铁饭碗”也破了。一切都那么使人深陷其中,无力摆脱。

所以他们选择离开。打算重新开始新生活,带着另一个“星星”。

电影中矛盾冲突有,但并不强烈,因为这不是目的。它旨在讲述这个故事背后代表的无数个有此境遇的“刘建军”夫妇,这一特定时代下的产物。宿命感贯穿整篇,就如刘建军说的“星星已经不在了,我们更应该保护好浩浩。”人已经走了,无法复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

故事最后,刘建军夫妇都老了,不打算回到这物是人非的故土。彼此心结解开了,浩浩终于不用像母亲一样,临死也没能解脱。“星星”回来了,带着女朋友一道回来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小时的电影故事?不,这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