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沙乡年鉴》(一)‖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齐帆齐微课

人类总自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却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谁更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沙乡年鉴》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书中用幽默、形象、生动的笔触告诉我们,是大雁、臭鼬、高原鹬、栎树、松树、切叶松香草……这些动物们、植物们,它们,可能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头顶那片天空。

本书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沙乡年鉴;第二部分,慢性随笔;第三部分,以“环境保护美学、美国文化下的野生动植物、荒野、土地伦理”四个篇章加以总结。

本篇以第一部分的内容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部分,作者按照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描绘了他的威斯康星州的农场,以及农场里上演的一幕幕动植物的大戏,向我们展现了人类以外的生活,它们的生活同样精彩,甚至更精彩。

农场的狗

作者奥尔多,是博物学家,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他的书中认识那么多鸟,那么多树,甚至野草。他同时也是农场的主人,巡视农场是他的职责使命。

陪伴他巡视的是他的那条有趣的狗。

这条狗,在作者的笔下,既有动物的敏感,又有生物学的常识。生物学的常识,自然受他它的主人——博物学家的影响,而动物的敏感,却是主人也无法学到的,因为那是自然造化使然。

我的狗认为,在灰山鹑以及成为专业的自然学者方面,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它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以逻辑学教授的冷静耐心和训练有素的鼻子讲解演绎法之奥妙。我喜欢看它从种种痕迹中抽丝剥茧推导出结论来指点我,……也许,它希望它愚笨的学生有一天能学会闻气味

奥利多用耳朵和眼睛寻找动物们的踪迹,而他的狗,主要是靠嗅觉和气味追踪,他俩在打猎这件事情上心照不宣,配合得天衣无缝。

农场的动物

在我们中国,“雨水”这一节气包含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看来美国春天的物候跟我们也相差不多。在威斯康星州的三月,也是由雁群来发布春季来临的季节通告。

你看作者笔下回归的大雁多么生动:它们依着河曲蜿蜒飞行,低掠过矶石与小岛,与每一片沙洲絮絮寒暄,就像重逢了久别的老友。它们亲昵地滑过沼泽与草甸,向每一个刚刚化冰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

作者笔下的小秋鹬呢,于每年四月、五月的每一个黄昏,以农场林间的苔藓地为舞台,表演精彩的“天空之舞”。

五月,从阿根廷归来的高原鹬,从云团间盘旋而行,最终优雅地落在篱笆桩上,停在那里,从头到脚表达着:你接下来该做的就是,离开我的领地……

在这片农场里,你还可以追踪臭鼬的足迹,寻觅在积雪下建造迷宫、啃啮野草的田鼠,甚至猛然间看见在松树上蹭角的鹿……

农场的植物

一棵栎树就是一部历史,一棵百年栎树的年轮记载了康斯威星州和美国一个世纪的历史。

不起眼的小小葶苈,小到任人践踏,更别说拨动人的心弦了,但它丝毫不气馁,它的花开得那么春意盎然,碎花点点遍布每一处沙地。

那切叶松香草,被人们当作杂草,总要想方设法消除它。但它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它的根一直延伸到岩石上,在地下精心构筑了庞大的结构。所以,它才能挨过草原大旱。

十一月的落叶松幼林,金色的枝条指向天空。洒落的松针,在下面铺成了如烟般的金色地毯……

北美乔松和河岸黑桦树争夺生存空间,一种动物成为另一种动物的盘中餐。看起来,自然界的斗争非常激烈,但同时,它们又能相互依存,相互成就。

因为病害倒下的树木成了许多动物们的家园或是乐园。

被真菌病侵蚀了树根的槭树,树根下的空穴成了浣熊的家;风倒木为榛鸡提供庇护,栎树叶是榛鸡钟爱的美食;野蜂在空心栎树上筑巢,黑顶山雀在每一块死去的树皮里吃着大餐:虫卵、幼虫和虫茧……

死亡的树木会转化为活生生的动物。

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多美丽,有多生动,我们并不比动植物们更了解。但是,我们可以去农场、去河滩、去大自然,了解动植物,了解它们知道的世界。

作者在本书的前言部分写着:

窥见群雁的机会比看电视更重要,找到一朵白头翁花的可能是与言论自由一样不可或缺的权利。

我们也要像奥利多那样,去感受这个美丽生动的世界!至少,我们可以先读一读他的这本《沙乡年鉴》。

22年度年度营第32篇,1566,计52947字

主题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沙乡年鉴》(一)‖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