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和顺应学习心得

数学教学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利用旧知建构新知意义的方式是同化和顺应。南师大涂荣豹教授在其著作《数学教学认识论》中,鲜明地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顺应”。



一、同化:

所谓同化,是指所学的新知识由于符合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顺利地被原有认知结构接纳,即为知识同化。

以六年级分数及百分数解决问题为例。在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后,学生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样的数量关系,当他在遇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百分数和分数的关系,将百分数化成分数,这样,百分数的问题就转化成了之前学过的分数乘法的应用题,也就是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就同化在了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中。

由此想到,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应该也是一种同化,它也是应用分数乘法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问题,只不过是把单位“1”的量设为了x。

照猫画虎,比照着张老师的分析,来分析一下学生在学习百分数时同化过程。

(1)感知新知问题情境:百分数解决问题

(2)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一方面,百分数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与分数的分率意义相同。另一方面,百分数与可以互化。

(3)同化新知

单位1×分率=对应的数量

单位1×百分率=对应的数量

二、顺应

有些知识一时无法被个体原有认知结构所直接接受,必须进行调整、重组乃至改造,重建新的认知结构,这便是顺应。



看到这个解释,想到今天课堂上的经历,应该也算是顺应吧。

百分数和分数、比的综合应用题,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今天这道题目是学生第一次遇到,从前测情况来看,学生解答有一定的困难。如下

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第二天修了600米,这时已修的和未修的比是2:1.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此题的难点在于,需要将已修的和未修的比是2:1这一信息转化成已修的占全长的2/3.以及找到600米所对应的分率。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教学中,我分了3步走:‘

一、看图列式计算,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题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有利的工具。复习列式计算,一方面巩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出示: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第二天又修了400米,这时正好修到了中点,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不出所料,多数学生是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看出了400米对应的分率是(1/2-2/5)。

师:修到中点会做的话,那么(拉长音)

生:修完也会做。

师:修完不就太简单了,想一想,除了可以修到中点,还可以修到?

生:修到1/3

生:怎么可能修到1/3,?现在已经都修到2/5了,再修400米只能比2/5多。

师:能听懂他的想法吗?根据他的说法,再修400米,正好修到的这个分率只能是?

生:比2/5大。

生:比2/5大,比1小。(听到这个同学的这种说法,我有些意外,其实我也只是想到了比2/5大即可,但显然,这种说法更准确,更完整。可见,有些时候,自己由于受一些习惯的影响,像这种情况,自己的语言并不严谨,但却从来没有意识到。今天,若不是学生这样来说,也许我还无法发现自己的这个问题。)

师:考虑的很全面,说的很准确,那我们就把它改成又修了400米后,正好修到了全长的2/3.求全长多少米?你们会做吗?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交流。

第三步:

师:其实,正好修到了全长的2/3,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想想看,可以怎么说?

学生有些困难。

教师出示: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第二天修了600米,这时已修的和未修的比是2:1.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大概1分钟后,部分学生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

指名到黑板上讲讲自己的理解,画图,分析,哦!原来这么简单,和前面的题目是一样的,只不过把2:1变成全长的2/3就行了。这个过程,把新知2:1通过转化顺利改造成了2/3,问题改编成了学过的分数应用题,新问题纳入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顺应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化和顺应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