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人主》 第八章 有危

红林悟道《韩非子-人主》 第八章 有危

红林悟道《韩非子-人主》上一章韩非子从制度设计与组织架构的层面用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术之士来制衡以权谋私的当权之臣。韩非子正是利用法术之士与当权之臣势不两立的先天矛盾性来达到朝廷的权势平衡,当然这样的平衡是基于法规的存在

道是一,是一切的开始。德是二,是万物存在的空间,也是万物繁衍不息的前提。这是“二元论”的自然性,先贤将此引入社会管理之中,有当权之臣自然要有法术之士,这样才能达到政治生态的平衡,偏废一方都不行。失去了平衡,就会出现大臣太贵左右太威君主失国的事情。

天下之事“和为贵”,和者恰到好处,凡事能做到恰到好处最为珍贵,也最为难办。平衡就是恰到好处,一幅太极图包含了中国人所有的智慧与文化,阴阳平衡万物才能和谐共生。君主作为一国之君,行为君之道,既要有“道”的唯一性,又要有“德”的包容性,更要懂得 “二元论”的平衡性。朝堂之上不能只有当权之臣,还要有当权之臣的对立面法术之士,反之亦然。

当权之臣的存在是客观使然,臣子使权理事是法规规定。法术之士存在的意义首先是彰显国家律法的尊严与威严,二是监察臣子合法合规使权,防止臣子公权私用枉法谋私,匡扶律法。行政与司法相容一体,但不兼容。职责决定了行政与司法不兼容,从本质上就确保了两者势不两立。朝堂上的权力平衡,这不是君主的意识之为,是自然生态平衡思想在人类社会中的衍伸与应用。

平衡,只是理想状态,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只是静态平面的绝对状态,实则是动态立体的,阴阳也只是在时间的驱使下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中实现着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只有“道”才能实现实施,个体绝不能行此道,即使这种行为被赋予了正义或“道”的名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看懂了“灭霸”的结果。

韩非子告诉君主朝堂上的平衡术后,就当下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他认为“今则不然,其当涂之臣得势擅事以环其私,左右近习朋党比周以制疏远,则法述之士奚时得进用,人主奚时得论裁?”意思是:现在却不这样。那些当权大臣掌握权柄、把持政务来营求私利,左右亲信结成朋党、紧密勾结来挟制关系疏远的人,那么法术之士何时能得到选拔任用,君主何时能加以论断裁决?

显然,朝堂上的权力失衡了,当权之臣已经掌握了只有君主独有的奖罚权柄,独揽朝政大权,结党营私,一手遮天了,在这种情况下法术之士不要说匡扶律法了,连“上岗”的可能性都没有了。韩非子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地感叹道,法术之士何时上岗执法,君主何时裁定决断?俨然,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了。

这就是失衡的结果,生态平衡被打破,环境恶化,就不再适合生物的生存与生长,包括人类。朝堂上权力失衡,就不再适合君主的执政,原因很清楚,当权之臣独揽大权以权谋私,必然会侵害君主的权力,像子罕田常一样。

权力失衡,必然会让失权的一方遭受祸害。韩非子认为“故有术不必用,而势不两立。法术之士焉得无危?”意思是:所以,法术主张不一定被采用,又与权臣势不两立,主张法术的人怎能没有危险?法术之士与当权之臣天然的矛盾性与本质上的势不两立,决定了当法术之士失权失势后必然会遭到当权之臣的侵害。在这种情况下,法术之士不要说上岗了,可能连生命都有危险。

【今则不然,其当涂之臣得势擅事以环其私,左右近习朋党比周以制疏远,则法述之士奚时得进用,人主奚时得论裁?故有术不必用,而势不两立。法述之士焉得无危?】

势不两立的天然性,决定了平衡存在的客观性。管理,不仅是资源的优化利用与事物的管控,更是权力的平衡与规范。对于领导来说,领导的艺术就是权力平衡,生态和谐,这是成事的土壤。平衡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不是为了平衡而平衡。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人主》 第八章 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