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瓷器,海上丝路,国家博物馆“浮槎万里”展印象

        国庆期间,国家博物馆的门票早就一抢而光。

        进入国博的朋友们一定是大饱眼福了,没进去的朋友也不要着急,我已在前几天给大家分享了“妙合神形”“天地同和”“重山和畅”“记住乡愁”等展览,还会陆续带大家看其它展。今天就介绍“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

        这个展位于国家博物馆北区第16展厅,由国博深度挖掘馆藏资源自主策划、主办,共展出294件(套)展品。国博馆藏文物占比超过95%,其中不仅有“南海I号”“华光礁I号”“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等沉船出水瓷器,还包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传世珍品,力求展示从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整体面貌和中国古代瓷器文化的对外影响。

        在英文中,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从这个展里好像能看出点什么。瓷器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它也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物资。

        槎,就是古代的木船,在海上行进过程中遇到大风浪,难免会发生沉船的情况,如果是丝绸或 “四大文明”的纸张等,就会失去原有的价值,而瓷器受影响较小。因此,它在世界贸易史中的地位和其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地位和文化价值,远超过家喻户晓的“四大发明”和丝绸。


        展厅布置以青花瓷为主色调,清新淡雅。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鲸波浩渺、帆樯如林和瀛涯万里三个单元。通过海上贸易地图、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沉船和贸易瓷器及其它相关文物,并结合国内外重要遗址、沉船的考古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向观众展示了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完整的陶瓷海上贸易链条。

        在第一部分“鲸波浩渺—唐五代时期陶瓷海上贸易”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唐代起,海上丝绸之路日趋繁荣,航海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广州、扬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诸多国际性大港相继涌现。唐代中后期,陶瓷器开始作为大规模外销的商品。长沙窑、越窑、邢窑、巩义窑以及广东地区生产的早期外销陶瓷器,开启了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辉煌历程。

        1998年,在印尼爪哇勿里洞海域发掘唐代的“黑石号”沉船,共出水文物67000余件,其中长沙窑瓷器占56500余件,以青釉釉下彩绘产品最具代表性。

        展出中的一件唐三彩盖罐胎色白中泛红,局部施化妆土。肩和腹部最圆鼓处绘有大小相间的白色倒三角形,三角内以蓝、绿、赭彩点画,三角形外和盖面为绿地上绘蓝条带纹,赭色勾边,并以白色斑点装饰。几何纹、点彩纹和垂带状花纹交错其中,富有织物蜡染效果。器形饱满,色彩明丽。


        第二部分“帆樯如林—宋元时期陶瓷海上贸易”。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重心由陆地逐步转向海洋,以中国为核心的南海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海上贸易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时期。南宋开始,经济中心逐步南移,以龙泉窑、景德镇窑、福建地区为核心的外销瓷产区工艺逐渐成熟,产量急剧增加,主导了这一时期的陶瓷海上贸易,并涌现出一批专门生产外销瓷的窑场,中国瓷器由此进入大规模外销的阶段。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位于辽宁省绥中县三道岗海域,是我国首次独立开展的大型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是我国水下考古学建立的标志,1993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发掘。沉船出水文物600余件,主要为河北磁州窑生产的碗、盘、罐、碟、盆等。根据沉船遗物特征判断,其时代为元代,是元代磁州窑在北方地区广泛行销的直接证据。


        第三部分“瀛涯万里—明清时期陶瓷海上贸易”。随着全球航路的开辟以及早期全球化贸易体系的逐渐形成,中国瓷器的贸易网络开始向欧美地区延伸。以景德镇窑、德化窑等为代表的外销瓷器,风靡世界,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物质载体,对世界范围内的物质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西方社会和文化间深层次的交流与互鉴,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在这部分里,还特意展出了郑和下西洋时的一条宝船模型,船长3.15米,比例是1:40。按《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的宝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按明尺计算,则大约长140米、宽57米。

        如果明代能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延续,清代也能不实行“闭关锁国”,我们国家的很多屈辱历史就不会发生,繁盛的景象会一直延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China,瓷器,海上丝路,国家博物馆“浮槎万里”展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