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第43章 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原文: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爸爸和妈妈)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没有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觉自己好像低人一等。

思考:在我们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尤其是中学阶段孩子如果学习不好明显的感觉就感觉低人一等。

我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在小学一年级的下学期这种现象就开始了,学习好的孩子和学习好的孩子玩,学习不好的孩子和学习不好的孩子玩。在一年级下册的时候,孩子们对成绩的感知是出乎大人意料的敏感的。我的孩子在一年级下册的时候,有时候说得话就让我很差异:谁谁谁是学习的苗子。

当我听到这话的时候,除了诧异,更多的是震惊。我们到初中阶段才开始告诉孩子要考取哪个高中,如果不努力将会怎么怎么样。可是现在这么小的孩子就能说出这话。

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太理想。甚至出现害怕去上学的现象,那段时间别说孩子,我内心就非常崩溃。

看到这些话我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以后该往哪方面努力,要努力让他看见和体验学习上的成就。

原文:儿童的乐观精神,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这是一条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的牢固的绳索,是一块吸引父母亲心向学校的磁石。

一旦儿童对世界的乐观主义的感受遭到破坏,那么学校和家庭之间就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反思:我们现在的家校关系为什么没有那么想象中那么和谐呀,友好,根本原因就是儿童丧失了乐观精神,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

不说学习,孩子看待事物,处理事情非常消极。大量的厌学现象、上网成瘾的孩子……这些孩子对自己就丧失了信心,在生活中他找不到强大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的内心,只好去虚幻的网络寻求安慰。

我孩子因为成绩一般化,他就极其不自信。他经常会问我妈妈,你说,我有哪些优点?

原文:为了保持这种乐观主义的火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父亲和母亲也能守护着儿童的知识的摇篮,直接参与对儿童的教学,跟儿童一起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关心他的成功和忧愁。“母亲教育学”,这不仅是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而且包括进行教学。

反思:在陪孩子这一方面,我自己做的也确实不太好。没有做到跟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快乐,抚慰他的忧伤,更没有做到“教育”“教学”两手同时抓。

书中列举他们在儿童入学前两年内就开始进行有目的、周密计划地工作。还办了家长学校,给家长们授课,告诉家长如何怎样教儿童识字和学算术。

原文:要点就是:要唤起儿童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把游戏和有目的的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不断保持儿童跟家长的精神交往。

思考:原来他们在一这么早就开始关注儿童和家长的精神交往。我现在带的初中的孩子,我感觉家长跟儿童的精神交往这方面很多人做的并不太好。看来这也是一门大学问。

原文:我们的这些孩子,在进入一年级时就已经能阅读和记数了,就大大减轻了日后的学习,使儿童感到脑力劳动是件有趣的事。这样做的好处还不止于此,让儿童做入学前的准备,能使儿童跟家长在精神上接近起来。

父亲和母亲打心眼儿里关心儿童的成功和失败,他们就逐渐懂得了尊重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门很微妙的学问。

思考:越往下看越感觉自己的失败。对于孩子成功方面我也很少表扬,失败的地方有时我更是狠狠地批评一通。难怪孩子有时候说我并不了解他。孩子内心真的很敏感。

书中也提到了,把学科成绩的评分跟道德面貌评价等同起来,是缺乏理智的追求表面成绩的结果。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够格。

这种现象在目前严峻的应试情况下,不会突然改变。包括我有时候看到成绩出来的时候,那瞬间只顾发飙,忘了自己学过的该如何对待学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氏|第43章 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