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教育,决定孩子将来的生活》

  我经常听身边的朋友抱怨,孩子在家的时候是一家人的中心,老人惯着、父母宠着,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但是一进入学校集体生活,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特别是人际关系,很难跟同学融洽相处;还有我很多做企业的朋友也经常分享,越是年轻的员工越有一个相同特征,自我为中心,没有团队意识,很难合作;目前我国离婚率也在逐年飙升,2020年已经达到40%,离婚的主体人群主要是年轻夫妻。

  为什么会有出现这些现象呢?这个跟我们长期以来的家庭结构和教育方式是有关系的。从1980年开始,我国开始计划生育,一个家庭只能养育一个孩子,长此以往导致家里是6个成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理所当然把最好的生活条件提供给孩子们,却不知忽略了很多的教育动作。例如“饭桌教育”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饭桌对于家庭的意义是什么呢?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白天家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和学习,每天真正能做在一起吃饭的机会可能就一次。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这个饭桌上就显得格外的珍贵和有意义。这个时候大人谈论的话题和交流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饭桌教育”不是把饭桌当成讲堂,在吃饭的时候对孩子进行说教。而是通过吃饭这件普通而经常发生的场景,让孝心,爱心、责任心在家庭流动传递给孩子,而这些往往会决定孩子将来的生活。

培养孝心

  大人没上饭桌前,孩子能不能先吃?大人不动筷子,孩子能不能先动?

  通常情况下孩子们放学的时间是4-5点,这个时候家里可能还有长辈没有回家,但是孩子饿了就吵着要吃饭。可能很多家长怕饿着孩子就迁就了。但是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等待,其实饿一会是对身体没有伤害的,饿是人生最基本的痛苦,在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痛苦,如果怕孩子吃这点苦,那么孩子以后就真的会丧失这个能力。而且只有自己体会过痛苦,才能体察别人。

  在家里我因工作原因,通常回家都比较晚,很难跟家人一起吃晚饭,家人都会当着孩子的面专门拿碗为我留出一份,并让孩子来操作。甚至有时候我晚归回家,儿子还会给我煮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总是很期待的眼神跟我确认味道怎么样。这样的家庭环境 一定会让孩子懂得尊重长辈、心里有家人。

培养爱心

  桌上的饭菜,家长习惯把孩子喜欢吃的都摆在面前,整顿饭都在忙着帮着孩子挑菜选菜,孩子有时候还不爱吃发小脾气。正确的做法是,饭菜随机摆放,教育孩子从表面开始向内夹菜并且不要翻动。

  爸爸妈妈注意力不是孩子,而是自己的父母,当给自己的父母主动夹菜盛饭的时候,孩子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妈妈在睡前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和聊天,等到母亲睡觉后准备继续陪孩子睡觉,走进房间后却发现孩子没在,后来孩子笨重的端着一盆水进屋,用稚嫩的声音笑着对妈妈说:“妈妈,我来给你洗脚”。这一刻妈妈哭了,流下的是感动的泪水。就是这位妈妈对老人爱的行为恰恰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家庭责任心

  吃完饭,让孩子一起参与家务,收拾桌子碗筷或者是洗碗。不要给孩子传递,你只要负责学习,家里的其他事情都不用管的观念。孩子对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最后考上大学工作了,他真的觉得是自己的努力所得,更父母都没有什么关系。对父母冷漠对家人冷漠,进入社会有如何会有合作意识呢?正确的方式是从厨房家务的小事开始让孩子参与到家里的日常,主动帮父母分担。

  试想一下,一个从小就尊敬长辈、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孩子。在成年后懂得关心他人、积极融入团队、对自己的家庭负责。用这样的能量工作和生活,会不会吸引更多的善意呢?是不是更有能力感受到幸福呢?而这也是我们做家长能够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你可能感兴趣的:(《饭桌教育,决定孩子将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