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七堂课》读后感——别做低效学习者

                《高效学习七堂课》读后感

爱迪生曾说过一句话“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我们成为一个高效学习者是十分必要的。我从这本书里大概了解到了高效学习者的7种能力——分别是定位力、框架里、精进力、联机力、复盘力、输出力和迁移力,这不同的力背后又有着不同的内涵以及不同的方法对我有着不同的启发。

首先是定位力。顾名思义,就是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书中提出了使用定位矩阵图来寻找方向、抓大放小的排除方法、调动整体资源运用并放眼长远的串联法、发挥自己长处打造自己独特品牌的标签思维、明确社会需求和自己所能运营输出的平台思维。而在第二章框架力中则先将碎片化与系统化学习做了对比,同时侧重讲述了构建框架的学习方式对普通人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用一种类似于茎叶图的方式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思维导图;归纳思维也教会了用SLIP法来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快餐文化下如何摄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木桶思维所建立的新模型:硬能力(底板)、软能力(围板)、软素质(箍绳)使打造有标签的长版思维和勇于改变自己定位的换桶思维更能让人眼前一亮。第三章中重点讲了精进力。从逆袭思维这一小节中我们可以得知确立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方式才能达成逆袭的目标。第二小节高手思维中又提出了一个公式:快速掌握技能=好的练习方法×足够的时间×合理的强度×专业教练反馈。而成本思维中则又提出了一步一步来的入门-熟练-精通-专业的过程。教练思维主张一次一次打破自己的舒适区达到成功的目标。整合思维中则讲述了碎片时间的使用方法,即把大量碎片时间整合在同一个目标上。第四章联机力中讲了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时刻抓住世界最新变化的网络思维、找好关键词的搜索思维、避免锁死自己视野、打破信息茧房的焦点思维和突破自己专业领域的台阶思维。盘力则讲述了学霸将知识归纳入知识框架中的结构思维、化整为零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拆解思维、敢于刨根问底的联系思维、观察事物更加全面的换位思维以及学会评估当前价值并创造更多价值的复利思维。第六章的输出力环节中,首先提到阶级跃迁并提出一定要保持高水平的输出,问题思维教导我们要多多擅长提问,因为一针见血的问题更能带来更好的输出力;视觉思维中则指出将自己的知识收获视觉化让更多的人看见,而清单思维和成果思维又分别指出了细节量化后标准化学习方法与实效性学习的重要性。最后一章是迁移力,在7.1挑战思维一节中告诉我们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把自己的强势迁移到其他相关的领域上来;下一节中的重复思维则告诉我们要学会迁移自己的知识并且学会通过训练得到的经验活学活用,不能仅仅做斜杠青年,套路思维一节中论述了问题与办法之间的关系,学会将不同的问题与办法融会贯通;建模思维重在讲解自我的模式识别力,并且打造出自己的合作思维,学会与其他人共事。

   我对其中的几个小节产生了深刻印象。首先是目标思维这一节,最大的选择,是方向选择。清楚自己在当前社会中的地位并且明确自己的目标都是十分重要的,书中所举的个人成长定位矩阵的方法可以为处于迷茫期的人们一个方向,并通过平稳起步、选择跑道几个方式教会了我如何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实现更进一步上升的办法,同时又举了四个类似的例子方便读者对号入座。之后另一个给我深刻印象的是木桶思维、长板思维和换桶思维几个小节木桶模型的几个理论,颠覆了我对“木桶”的认知,并且还通过“桶底”“围板”“箍绳”几个比喻将成功需要的硬能力、软能力、软素质代入其中,让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确自身实力,长板思维对于长版思维的讲述让我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打造自己的长板标签而不是一味的补齐短板增加自己“桶”的容量,这和市场经济中企业打造专属于自己独特的竞出可以改变自己的策略来实现“桶”的更新迭代,只有不断改变自身“桶”的优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换桶思维一节中别具一格的桶的大小才能承载更多的“水”,改变自身“桶”的种类才能承载更好的“水”。另外有一节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联系思维:这种刨根问底的问法可以快速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问题,再按照相同步骤一步步推理到最简单的结论,可以迅速找到问题或矛盾爆发的根源并一次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再大的问题也可以分解为无数小问题并逐个击破,这与马哲中的整体与部分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的让整个第六大章输出力是我比较有感触的一大部分。首先在第一节跃迁思维中大力强调了阶级跃迁的重要性及阶级跃迁的方式并相对应的提出了七个不同的应对手段与措施;下一小节问题思维中强调了提问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减少转弯抹角的过程,精准而快速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也与本节的标题相照应——好提问带来好输出,本节中也有许多提问公式便于读者进行自己思考。视觉思维中强调了视觉思维的重要性,即将自己的思维明确可视化,从阅读可知将自己的视觉可视化可以更好的将所获得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融入自己的是为,可以增进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清单思维这一节中将我们日常摄取的信息分为散信息、元知识、硬知识和软知识四种不同种类的信息,并将四种信息结合成为一个清单,可以快速评价所获取信息的价值;最后一节成果思维再一次的强调学习的实用性并一定程度上的否定了功利性,让我知道可以通过抓住社会对技能的需求而不是盲目的学习来实现学习的目标,明确学习的意义。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领略了不少规划未来的新思路,第一步,在定位方面,作为大一新生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且朝着目标所设定的方向努力,同时利用个人成长定位矩阵分析模型找好属于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在当前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第二步,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长板与短板,补齐自己的短板,打造自己的长版标签,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辨识力,强化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争取在取得一定突破后把自己的小桶升级为大桶。第三步,也就是在遭遇问题的过程中对一切问题加以深究找到问题爆发的根源,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既可以发现自己的漏洞也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打造更加完美的自己。最后一定要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而学,如何做才能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学习七堂课》读后感——别做低效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