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芳酱姐姐的推荐下开始阅读这本“童话书”,篇幅很短,故事很有趣,用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一本篇幅短的书一口气读完的感觉一定很棒,期待下次与众不同的体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进行了为期十次的心理咨询,在咨询过程中状态慢慢变好的事情。
我自认为这本书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看,这不是一本通俗的童话心灵鸡汤,是一本用通俗语言讲专业的心理知识的一本书。有人看完可能觉得治愈,有人看完可能觉得并没有什么用,有的人看完可能会觉得更焦虑了。不同的人看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见解,这是很正常的。
我读完这本书带给我了治愈和一些思考,我可以理解蛤蟆先生遇到的这些心理问题并产生共鸣,在这本书中,蛤蟆先生所经历的个人困惑可能也是我们有所困惑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总会有不同的烦恼与困惑。
也许能够帮助我们自己走出来的只有我们自己,依靠任何人都是没有用的。比如心结,告诉再多人,出再多主意都没有用,只有我自己能开解自己。就像摆烂的心理,如果只想着靠别人来拉自己出泥潭,那么就永远摆脱不了这种心理,只有自己,从心底愿意去改变,去做,才有用,否则再多的鸡汤都没用。
心情极度焦虑的时候,只能做一些快速消耗能量的事情让身体和思想疲劳才能入睡,可是往往紧绷的神经并不允许长时间休息,一定会在休息途中不合时宜地突然醒来,然后就会难以入眠。因为亲身体验过这种焦虑,对蛤蟆先生的失眠状态深有体会。
真正能让人成长的,不是痛哭一场,不是酩酊大醉,也不是索取安慰,而是在痛苦中反刍,在挣扎中长大。
希望自己也会这么通透:
①你读的书,不一定都会有用,但你读书的过程在潜意识的强化一种自己认可的观点,这个观点会一直刺激你的大脑,你一直读一直强化,最终也会转化为你的观点、思想、指导你行动思维的东西。
②概括的四个观点:
1.把被动转为主动;
2.定期复盘;
3.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4.改变取决于自己;
③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你的生活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喜欢而变好,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不喜欢否定自己,生活是你自己的,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仅供参考,最终的决定权在于自己。
④我的情绪取决于我,我的状态取决于我,我的人生取决于我,我取决于我。
⑤归根到底的救赎是对自我的救赎,只要当自己切实的感受到了要改变的时候,才会真正改变,救赎才是真正开始。
⑥掌控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积极主动,自己要积极主动的去改变和提升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叫自证预言现象:一个人越坚信什么,事态越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完成,所以我们都需要学会做一个独立勇敢的大人。
杨绛先生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长大成人”的标志就是自己去为自己做决定,并为后续的结果买单。无论做怎样的事情,别人的建议或者看法最终都是别人的,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最清楚,所以人总得都要靠自己的。长大成人,做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成长为内心独立坚强的成年人。
成长的开始是慢慢的学会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然而这也仅仅是开始,责任和逃避的边界还是很模糊,容易摇摆不定。有时候不想面对一件事情时,也会下意识地这样逃避,企图用已经用过的一些策略应对自己不想面对的事情和问题。
我们有时选择逃避自己的情绪,殊不知这样未表达出来的情绪会以另一种方式涌现。久而久之,各种不安与困顿的复杂情绪积压,我们逐渐丧失了对待自己情绪的感知力与表达力,喜怒不形于色,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世,迟钝而不自知。
人总是不由自主的活在别人的眼光和外界种种的言语里,这需要一个过程去历炼,可这个过程恰恰就是别人的眼光和言语。人要坚信一个道理,没有人会真正的关注你除了你自己,如此,活在这世上就自在多了。
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需要好几种能力:
1 .要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
2. 要能够分辨复杂微妙的情绪;
3. 能够评估和对方关系的安全度,评估表达的风险;
4. 能够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不关注自己的内心,就会不认识自己的内心,在一次又一次的胡思乱想中,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独立自主是学会成长的第一步,审视自己是了解自己的第一步。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表示成为人的行为目标是: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所对应的心理目标是: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伙伴”的意识
《大学》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正如三毛所言:“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杨绛先生说:你有不伤别人的教养,却缺少一种不被人伤害的气场,若没有人护你周全,就请以后善良中带点锋芒,为自己保驾护航。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坏到肆无忌惮!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
正如三毛说:“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说: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可当你真正走过他走过的路时,你连路过都会觉得难过。有时候你所看到的,并非事实真相,你了解的,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生活,就是一个与自己和解的过程,我们都要学会平和,学会不动声色,学会与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