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间故事Ⅱ我的父亲曾住在山上

(齐帆齐微课)

一天的时间都在修改清明节写的家族文,有的地方写着写着能让人泪湿眼眶,爷爷奶奶住的地方,也是我的父亲曾住过的地方。由于父亲是家里的小儿子,所以和爷爷奶奶一直居住在一起。

追溯爷爷奶奶和父亲住过的旧居。今天经过二哥的修改,我才知道父亲在相当长的时间也住在这里陪伴着爷爷奶奶。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分量似乎小了点。通过写文修改我知道爷爷奶奶的奋斗史也是父亲的奋斗史。

只感叹父亲英年早逝,没看到今日的好日子。破旧的土窑洞。回应着往昔的生活。自己置身于旧址之上,想着如果父亲在世会怎么样?我一定让父亲体验这盛世所有的好日子。


在我很小的印象中,知道我的祖辈,我的爷爷,曾经在我们村子北边的山上住了好多年,在那里种着庄稼,养着牛,养活着村子里的一家老小。

父亲曾住过的山上

这是父母亲常常爱说起的话题,小时候耳濡目染,听的多了,也形成了这样的印象。

长大后年长的哥哥,姐姐们,她们回来老说起山上,他们老想着去那里转转。听他们说是爷爷奶奶住的地方。我也就认为是爷爷奶奶住的地方。母亲也常说起,父亲和她也曾经在那里住过一年。母亲说,她结婚是在我们村子结的,婚后在那里住了一年就回村了。所以在我固有的印象里,山上是爷爷奶奶住过的地方,父母亲只是短暂居住。

清明节,母亲,大姐,二哥,侄子侄女外甥们我们一块去他们说的山上走了走,追踪溯源,二哥给我讲述了山上的许多事情,是让我汗颜的。回来后我写了一篇去山上的忆旧文章《寻根祭祖,叹先辈沧桑,心怀感恩,忆岁月悠悠》。二哥修改后有句是“爷爷奶奶和父亲曾住过的地方”,添加了“父亲”两个字。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父亲也是山上的一份子,他是随着爷爷奶奶常住在山上的,在村子是举行了婚礼又带着母亲上山了。

二哥那时候喜欢上山陪爷爷奶奶,他是那个年代的见证者,知道的事情比我知道的多多了,我只是道听途说。突然觉得我忽略了父亲住在山上的份量,父亲从始至终是和爷爷奶奶住在山上的,也因此养成了父亲宽厚博大的心胸,一生心系大家庭,爱家人,爱侄儿们,爱乡亲们,谁家有事不用人招呼就主动上门分忧,是村里人公认的热心人。

父亲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陪伴在爷爷奶奶身边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这样想,这个思维也是合理的。可是从小到大父亲给我们讲述的是山上有什么有什么,山上的日子有多么美好,从来没听他说过山上有多么苦。

我这次上山,听二哥给我讲述。看过当年的住过的废砖窑,草房旧址,我知道当年爷爷奶奶和父亲他们在山上相当不容易,简陋,清苦,自己磨面,自己做衣服,一切都是自力更生。爷爷奶奶在那个艰苦年代,为了生活,为了家人的奋斗史也是父亲的奋斗史。

父亲勤劳,聪慧,在山上他都做些什么呢?他能做什么呢?这些我从没听过父亲说起过在山上的艰难,只能说那时候的父亲是快乐的。

妈妈常常说跟着父亲,过去虽然没有什么大钱,但是小钱也不缺,日子不至于紧巴巴。父亲会到村后的山上削条子辫粑粑,辫篓子,会把山上长的杂树条子做成杈,锨把,钗把,周边集市有集会时担着担子去卖,肩扛担挑换成钱,高阳,大孔,阿庄都曾去过,要知道那时候可是步行。

父亲用他的手工艺品换的钱够家里的生活。有时回来买个盐罐,有时回来买个辣子罐,母亲说家里现有的两个陶瓷罐是父亲两个集会换来的。我印象中一个母亲放红辣子面,一个是用来腌菜,冬天时腌点辣椒,香菜,春天时腌蒜苔。

父亲不但手巧,而且聪明好学,生活能力强,并没有让家人吃多少苦。这些应该是随着爷爷奶奶在山里生活的磨练,靠自然条件,靠自己的双手勤劳努力,足以让家人衣食无忧。

也是因为在山里生活的缘故,父亲认识山上的各种树木,知道它们的习性,可以合理利用,做成相应的有市场的农具。

手艺是人立足的根本,我的父亲聪明,勤快,又有在山上生活的经验,让我们的童年没有经历苦难,我们能够单纯快乐的成长也应该是父亲的心愿。

如今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七个年头了,他一生只知道往前走,从不提来路的苦,我相信父亲住在山上的日子和我今天感受到的一样是快乐的,那里有他的汗水和青春,在父亲心中,山中的时光应该和哥哥姐姐们一样充满念想。


22年年度营第57篇1390字,共累积71565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家的人世间故事Ⅱ我的父亲曾住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