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 2.隋以后进入唐朝。

隋以后进入唐朝。中国从三国开始,到曹魏,到晋(东西晋,到南北朝,到宋、齐、梁、陈:北周到隋朝把陈灭了,到了唐建国。

唐的兴衰点在哪里?安史之乱。安史之后,中国进入藩镇割据和军阀割据,一直到朱全忠(朱温)篡唐,控制了整个国家大权,把唐灭了,开始了五代+国。五代:梁、唐、晋、汉、周,称“正统五代”。中国的历史有正统和偏统,各地方有各地方的诸侯,自己称国王的,有十个小国家,所以称“五代十国”。一直到后周的周世宗柴荣临终前托孤给赵匡胤(yìn),赵匡胤篡位改宋,宋又分南宋、北宋。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元之后,明、清、民国,直至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谱写出灿烂的中华五千年历史。

这是整个的“道统”和“法统”。朱元璋说法统和道统不分离,法统是政权的传递,道统是文化的传递,文化的传递一定是跟着政权的传递在传承,不可断。而事实上真正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就在这个时候,后面只是承续了这个文化,没有断过。

那么中华文化的内涵是哪些?在道统中,韩愈归纳出真正的中国文化是“九流十家”。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四大显家,另有名家、纵横家、阴阳家、五行家、杂家共九家,称为九流。再加上小说家,我们称为十家。

还有三家未被列入:兵家、农家、医家。名家是公孙龙的逻辑学,辩“白马非马”。纵横家是苏秦和张仪,专门搞外交的。算命、排阴阳五行,与易经占卦相结合的属阴阳家和五行家,跟道家没有关系,易经八卦属儒家的。

统统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叫杂家。加上小说家是写演义的。到了北宋,中国的兵法整理成七家,称为《七子兵法》。第一部孙武的《孙子兵法》不是孙膑(bìn),孙膑是孙武的孙子。第二部吴起的《吴子兵法》。第三部帮秦始皇

统一中国的总设计师,尉缭的《尉缭子兵法》。第四部和第五部是姜太公的《六韬兵法》跟《三略兵法》。第六部是齐国司马穰(ráng)苴(jū)的《司马法》。第七部是唐太宗和李靖交谈如何用兵的《李卫公兵法》。

现在很多中国人犯的最大错误是把这些兵法当成文学在看。当时为什么提出这么多理论?全部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富强康乐,为了国富兵强,中国的这些东西不是文学,全部是经世之学。所以不要忘了,我们中国文化都是实用性的经世之学,它不是文学作品,每一家都落实在修心养性,国家发展上,没有一家是例外的。

九流十家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个文化就是我们的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为了更好落实,我们从周开始就非常注重教育如何传承。《礼记》里面这么写:“建国居民,教学为先”。一个领导人建立了国家,领导他们的人民,什么最重要?教学为先。教什么?“士先志,官先事”。一个国家领导人民,最重要的是“教和学”这是第一要义。所以百里奚帮秦穆公成为第一强权,就是从教育开始,从教育下手。"士先志”:学生先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立定目标。“官先事”:当官的要学怎么为人民服务,怎么样帮人民解决各种问题。

那么既然有教学有教育了,有没有学校?有,三四千年前,周朝的学校已经非常完整了。当时的学校按阶级划分,天子的学校叫做“辟(bì)雍”,各地方诸侯孩子的学校叫做“沛(pèi)宫”。百姓人民的学校叫做“庠(xiáng)序”。各地方还有“武学”为什么教武学?有这样一句话:“国之事唯祀(sì)与戎(róng)”。

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祀”是内政,发展经济,发展教育,政治要清明,法制要普及,社会要安定,教育要平等;“戎”是军事,要保护自己的国家。所以就有武学了,军事学校叫做“乡校”。那么教各种礼仪、仪式、修心养性的学校,我们称为“瞽(gǔ)宗”。从周建国开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已经非常完整了。

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有信心。

现在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把中国文化恢复起来,重建起来,复兴起来,这是我们全民族的责任。因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我们的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一种力量,这个绝对不能丢。一定要赶快把它恢复起来,这不是某个人的责任,也不是国家和党的责任,

而是全民族的责任,千万要记得啊!

2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 2.隋以后进入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