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0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0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思讲:孔子之言说:“明白中庸之理的人必然能够固守之,犹如明白事者必然能够躲避祸患一样。现今之人都自许说:‘凡是事情的未来我都知道,’这样适宜于防患微小之时。可是当隐伏的祸患出现在当前时,却茫然不觉,有如禽兽陷于捕捉它们的网、木笼、陷坑之中而尚不知退避,这样怎么为知呢?现今之人为道者也是如此,他们自己讲:“凡是最微妙的道理我都知之”,应该能选择而固守。可是他们虽然于中庸之理也能知并辨别出来,然而竟被私欲所间隔,连一个月的时间都守持不了,这就是此道之所以不明的原因。”

盖知见明了,方能固守的定。守持此道不坚固,则是正见不真的原因。所以,格物致知是非常的重要!

张居正讲:驱,是逐。罟,是网。攫是机槛。陷阱,是掘的坑坎,都是掩藏捉取禽兽的。期月,是满一月。子思引用孔子之言说:“如今的人,和他讨论利害得失,个个都说自己聪明有知,既然是有知,那么当隐伏的祸患在眼前出现时自然应该晓得躲避,可是此等之人却仍见利而不见害,知安而不知危,被人驱逐在祸败之地,就如禽兽落在网罟陷阱里一般,尚自恬然不知避去,这样岂是为知?就如而今的人,与他讨论道理,也都说自己聪明有知,既然有知,便有定见,有定见便有定守,现在于处事之时,才能辨别出中庸的道理来,可是又持守不定,到不了一个月的时间,那前面的意思就都遗失了。如此,就和那不能选择的是一样的,岂是为知?”因为其知之不明,所以其守之不固,这就是道之所以不明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