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向群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广东佛山
01 刚刚开始,遇到挫败
伊伊、恬恬是我家孩子当当在幼儿园的同班同学。
一个星期前,为了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增强孩子的体质,当当、伊伊和恬恬一起报名参加了轮滑班。
给当当报名的时候,我再三征求了他自己的意见,确定他很想学才缴费的(确定他有学习兴趣)。
第一天,孩子兴致勃勃,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一个小时训练时间一晃而过。
第二天,我和老公一起陪孩子去参加训练。
孩子跟教练在练习,我和老公坐得远远的——难得有这么宝贵的“独处”时光,我们俩聊得可欢了。
期间我看到孩子摔倒了一次,自己又爬了起来,因此我并未放在心上。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训练场上传来了当当撕心裂肺的哭声。
我和老公赶紧跑过去,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教练准备给孩子换一块摩擦力小一点的长地毯,而且把孩子的轮滑完全松开了(刚开始的时候轮子是固定的)。
孩子在摩擦力大的垫子上摇摇晃晃的走了几个来回,已经有点不愿意尝试了。
最后看到教练要再换一张摩擦力小的垫子,他便再也绷不住了,情绪完全崩溃,教练的鼓励和安慰丝毫不起作用了。
老公把孩子抱了起来,让孩子趴在背上尽情地大哭了一场。
好不容易停止了哭泣,我们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我轻声地问孩子:“当当,你刚才是不是摔疼了,还是有点累了?”
孩子摇头,好像说不出心中的感受。
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不再哭闹了,有点面带笑容了),我们试图让他回到训练场上,但是孩子一听说要回去训练,便一个劲地回绝:“不要,我不要!”
看来,接下来的训练是进行不下去了。
我们便征求孩子的意见:“要不我们把鞋子脱下来,回家吧。”
孩子欣然同意了。
02 我再也不学轮滑了!
回到家之后,孩子自己在一旁玩儿,我和老公在探讨孩子刚刚到底经历了什么,学习的兴趣从“满心欢喜”,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
老公说,从事多年飞行教练的经验和直觉告诉他:孩子碰到了学习过程中的第一只“拦路虎”——挫败感。
他分析说: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样,当当并非那种天资聪颖的孩子,如果按照常规的训练节奏来教他,可能有点不太适合。
所以,孩子这么抗拒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第一,孩子的年龄偏小,训练的强度有点大,他的体力跟不上去。
第二:训练的进度太快,孩子无法适应,再加上中间摔了一跤,打击了他学习信心(未获得成就感)。”
我又补充了一点:“对于三岁多的孩子来说,轮滑那种不能脚踏实地的感受,让他觉得没有安全感。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又未能陪在他身边,他无法独自面对。”
大致的原因分析出来了,那怎么应对呢?
就此作罢肯定是不行的,总不能碰到困难就退缩吧?
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夫妻俩研究出可行的“战术战略”,夫妻配合,来个“混合双打”,帮助孩子跨过这道难关!
我们决定,向教练提出缩短训练时间、放慢训练进度的要求——
每次20分钟左右、从最基本的步伐开始训练,只要孩子不同意放松轮子,我们就不强求。
训练的时候,在不干涉和干扰训练课程的前提下,让教练同意我们陪在孩子身边。
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的正向感觉重新找回来,让他愿意重新去尝试。
然后,我们开始找孩子商量。
孩子的“对抗”情绪依然很严重,只要一提轮滑,就把嘴巴一撅:“不去,我再也不要去了!”
我深知,一时间要说服这只小老虎,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我决定转移话题:“那好吧,如果你执意不想去,我们就暂时不去了吧!当当,现在到故事时间了哦,要不要听一个新故事呀?”
孩子一听说有故事听,立马就高兴了起来:“什么新故事呀?是我从来没听过的吗?”
我略带夸张地举起了双手,做出阿童木的“招牌动作”:“对呀对呀,今天晚上我们讲铁臂阿童木的故事,阿童木是妈妈小时候常看的动画片里面,一个具有超能力的机器人小男孩。”
我跟孩子说起阿童木的故事:十万马力的阿童木速度飞快,七大神力的阿童木可以扛起很大、很重的东西,阿童木是一个勇敢无畏的战士……
孩子听着阿童木的故事,双眼放出了羡慕、赞叹、兴奋的光芒。
“要是我也能像阿童木那样,随时可以飞奔起来那该多好!”我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我也想,妈咪。那我能装一个像他一样的推进器吗?”孩子问我。
“那可不行,我们会吃不消的,因为他太快了。但是,如果我们在脚上装个轮子的话,也可以跑得飞快哦。”我慢慢地把话题往轮滑上面靠拢。
“装轮子不就变成了轮滑吗?不行不行,当当可不喜欢轮滑。”爸爸在一边打配合。
孩子沉思了一小会儿,好像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学轮滑。
爸爸瞅准时机,把孩子抱了起来,对他说:
“要不这样吧,当当,明天我们不训练那么长时间了,也不把轮子松开了。
然后,爸爸站在旁边,陪着你一起学,好不好?
一看到你要摔倒了,我就会扶着你的。
你要是累了,就告诉爸爸,我们可以马上休息。”
“我们只学一小会儿吗?教练不会把轮子松开吗?”孩子将信将疑地看着我们。
“我们击掌为证,爸爸保证说话算数!”老公把右手举了起来。
孩子开心的把手伸出来,跟爸爸来了个响亮的击掌。
晚上孩子做梦,使劲地踢脚,似乎是在挣脱什么东西,嘴巴里还嘟囔着:“不要,不要!”
老公和我都醒着,老公对我说:“应该是做噩梦了。明天注意观察他的情绪,如果非常低落,就暂时不要勉强他。”
03 妈妈,你不用陪我了!
第三天到了训练场,老公跟教练私底下聊了一会儿,教练颔首同意了我们的要求,孩子却有点“临阵退缩”。
但是我和老公又对他耐心地引导了一番,他最终还是穿上了鞋子:一切都按我们约定那般,有序地进行了起来。
老公非常认真地陪着孩子:双手张开,保持平衡状态,一步一步地踏出声音、踏出节奏。
此时此刻,他把自己当成了训练场上年龄最大的“学生”。
孩子看着爸爸这么努力,也学得非常卖力。
期间,老公提醒孩子:“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喝口水再继续。”
这时,伊伊和恬恬也进场了。
两个小丫头已经可以去外场滑了,她们的进度比当当快了许多。
10几分钟之后,外场滑得正欢的伊伊摔倒了……
等教练和家长把伊伊抱进来的时候,我们看到孩子的嘴巴在流血,可能是摔倒的时候,嘴唇被牙齿磕到了,大家手忙脚地替孩子把血止住了。
训练了40分钟左右,老公告诉孩子:“今天晚上就到这里了,我们准备回家。”
孩子还想再练三个来回,老公笑着阻止:“把这三个来回留到明天晚上,好吗?你明天晚上还来吗?”
孩子很坚定的点了点头:“要来的,我明天晚上还要练很多个来回呢!”
就这样,我们“意犹未尽”地回家了。(把美好的感觉保持住,孩子才会期待下一场训练。)
第四天我们又去了,依旧按照头一天的训练模式进行。
恬恬也去了,但是伊伊没有去,恬恬的妈妈告诉我,伊伊白天去医院做了检查,虽然无大碍,但是伊伊怎么样也不愿意来参加训练了。
看来伊伊的这一“跤”,比当当的那一“跤”,摔得更为严重。
第五天,是我跟孩子去的训练场,我也像爸爸那般陪着孩子训练。
伊伊仍旧没有去。
在征得孩子同意之后,教练松开了他的右脚的轮子,孩子走得很稳当。
接着,孩子把右脚固定好,松开了左脚。
再接着,孩子两只脚的一起松开,独自走了几个来回。
最后,孩子和一个小姑娘举行了一场小小的捡“蛋糕筒”的游戏。
孩子煞有其事的提醒我:“妈咪,你不用陪着我,这是我和姐姐之间的比赛,你在一边看着就好了。”
看来,他已经确定自己找到了“安全感”,开始试着“摆脱”我的照顾了。
就这样,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一天的训练。
儿子对轮滑的恐惧感和挫败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成就感和兴趣……
04 如此队友,妇复何求?
看着孩子的尝试兴趣,在老公和我的“一唱一和、混合双打”之下,再一次被点燃,我心中充满了喜悦。
同时,我也深刻地感悟到:夫妻之间的性格存在差异不要紧,关键在于如何清楚地认识彼此的性格特质的优势,求同存异、扬长避短。
另外,夫妻双方,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是否能达成一致,并且一起协力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很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老公一再提醒我:
不要在意孩子能把轮滑学得有多么精、多么好。
而是要通过这件事,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
即使到最后,孩子只学会了走步而没有学会滑行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让他坚持下来,把这件事做到底。
我在这次经历中,也遵循了“亲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识第三,按次序进行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给予了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从内心深处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和现状。
因为有了这份接纳,我才能放下标准和期待,跟老公一起逐步引导他走出了低谷,使他重启了不断“尝试”的模式。
当然,我还看到了老公的很多闪光点:稳重、耐心、从容、坚韧、智慧……
有这样的精英队友,一同出征孩子的幸福前程,“妇”复何求?哈哈!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