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的情感

在世俗人的眼中,出家人无牵无挂,无欲无求,就如小说《西游记》中唐僧一般,应该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我们却忘记了,小说也只是小说,而出家人,也只是人。

有人问:你还有情感吗? 你怎么回答? 我不知道; 证得阿罗汉果是为无漏业,而众生是有漏业,有漏就是五欲六尘,种种无始以来的习气,我爱、我恨、我痴、我慢,情不重不生娑婆。

人说,出家人离开了家庭、父母、亲友,所以不需要有感情;也有人说出家人既不结婚,也没有儿女,所以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感情。其实无论是人与人,或是人与其他众生之间,一定都有感情,如果没有感情,就不能算是个人了。佛教称众生为「有情」,所谓有情就是指「有感情」。感情可以分成家人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情等。出家人一样有父母、有朋友,所以除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之外,也同样有亲情和友情。

而面对男女之间的爱情、欲望,出家人该怎么办?这是所有世俗人都特别好奇的一个问题;一个人剃掉头发,卸下一切外界的打扮,甘愿受持着世间人看起来几乎不近人情的戒律,而我们说剃掉三千烦恼丝,这里面就有了男女之间感情的烦恼,有人问,出家人剃掉头发就是剃掉欲望了吗?这是一种比较,剃掉头发并不是就剃掉了欲望,但是,一个真正理智、对自己负责的出家人,他会明白这样做会怎么样。

路上遇到好看的东西或者人,谁都会去多看两眼,这是人之常情,出家人也会有欲,但是更知道欲的本质;《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这就是出家人为什么受着看似约束的戒律,出家修行是为了断除轮回,这是戒律的由来,但是如果现实中,僧人面对女众是否会动心,这一点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都会,证得初果的圣人尚且不能完全断欲,对于凡僧来讲,显然更是如此。但是僧人们长年累月受到佛法和戒律,乃至于那颗明因识果的心,深知爱欲的过患,因此心中自有防范和警惕。

反过来,很多居士来到寺院,亲近三宝、闻法听经,遇到相貌端庄的僧人,即便佛法讲的不是那么精彩,她依然愿意多亲近,这是本性使然,但是居士自然也要明白,爱师父,就是爱三宝,他只能教授你出离三途的佛法,而在换一个角度,你所爱的不过是他那身潇洒飘然的僧衣,如果没有这身僧衣、戒律,他和凡人无异,爱他就要好好的护持他,而不是抢回家中,若是遇到那刚出家,道心不稳的僧人,两人坠入爱河,终究害了人家的法身慧命,也断了自己出离的根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释迦瞿波女自述前世为女居士妙德,因为爱恋行菩萨道的威德主太子(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情愿为了爱情忍受一切苦,舍弃富贵及五欲乐,只愿与所爱的太子共同修行,最后此女因此种爱情,满足各种所愿,生多种功德。偈云:“虽以爱染心,供养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堕三恶趣。”这种例子在佛经故事中还有很多。众生的贪爱其实是可以被转化和超越的,所谓“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钩牵”,不管因为何种目的而来听经闻法,亲近法师,都开门欢迎。菩萨常以贪爱为度化众生的方便,通过种种善巧方式引导贪爱炽盛的众生,使得他们将有染污的爱转化为无染污的爱,最终能够修行解脱,这是最圆满的结果了。

爱欲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如何把握,用好了是方便,用不好就是烦恼。

在家生活,一时不能完全断除爱欲,那就尽量积极地面对。在生活中多付出,多奉献,不要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设身处地的多为对方着想,不求回报,这就接近佛法中“法爱”的精神了。如果能运用佛法的般若智慧,将贪爱转化为菩提,俩人一起走向解脱,那这就是最美满的爱情了。

所谓的情感你去剖析它 ,它是一种执着、污染。会使内心不清净,是一种痛苦的,是短暂的, 其实你感受的是在伤害你自己的清净真如,而每天所做的都是背道而驰,如果能把情感看开,升华为慈悲,那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不分别、不执著。而是对众生的平等慈悲,慈悲可升华为大慈大悲。如果情太重,还会轮转苦海不得出离。

一个真正的出家人有的是慈悲,有的是大爱、智慧与宽容,他们舍俗出家。但他们并不是不爱他的父母与亲人和朋友,因他们仰视法界众生皆为父母,慈悯众生故,欲度宿世父母面对轮回苦海,这种爱没有俗情,是心无挂碍,无有执着。古今有许多道士出身富贵之家,他们并不是想象的遭受打击,心灰意冷而消极遁世,更不是生理残缺,生活无助出家混饭吃,多数道人是有着坚定信仰的,为了弘法利生,救度众生离苦得乐,以大悲大愿心走上修行路上,普利有情。

希望世间人能够理解出家人,除去出家人的误解,给他们的修行增加信心。他们舍去了很多很多,他们爱每一个众生,不离不弃,为成道故,忍辱负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出家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