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并非是智慧,知识分子不一定就是智者

今天是2021年3月11日,太极锻炼第143天。


知道了众生不过是舍生去生的游戏,不过是随业力换了一件衣服而已,就会明白,如果不能觉悟,就算有长生不老,也不过是生活在烦恼中,并非一定就是一件好事。

而对于觉悟者而言,长生不老者,即非长生不老,是名长生不老。他不会执着这个长生不老相,让自己的生命束缚在这个相见里。

为了更好的生存,世间人认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知识并非是智慧,它只是一个个相见观点的累积。就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样,他即使知道茴字的四种写法,亦依然不能令他摆脱贫困窘迫的命运。知识分子并不一定就是智者。知识分子如果死在知识上,就是一个酸腐的愚人。

智者可以创造知识。流传在世间的种种经典,都是他们创造的正善知识,这些知识提升人们的心性,促进身心灵的成长。

愚者亦可以创造知识。专家以偏概全地告诉你每天八杯水的养生之道,有的人就因此喝得脸色苍白。专家以偏概全地告诉你每天走一万步,有的人就走得膝盖磨损。听到坊间流传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邪见,有的人就拒绝善良,变得对立强横起来。

不能分辨知识善恶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因为他们常常被偏邪知识引入歧途而不自知。

从知识中获得智慧的人,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他们常常享受觉悟成长的世间至乐。

为了能够觉悟成长,人们应当懂得自省。而要懂得自省,就要懂得阴阳善恶相辅相承的道理。就如同《道德经》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要善于从对面来看清自己。

譬如,一个乏善可陈的人,往往最容易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因为他作恶已经成为了生命的常态,就好比生活在黑暗里的人,看不见自己的种种暗事,凭借生命中偶尔出现几个光点,就认为自己很善良。

于此相反,一个乏恶可陈的人,却最容易看到自己的过失。因为他为善已经是生命的常态,就好比生活在光明里的人,光明已经是本分,生命中偶尔出现了几个黑点,就会觉得愧疚而自省。

乏善可陈的人,作恶太多了,多得常常不记得自己曾经对他人有99%的恶;为善却很少,故而常常把自己对他人有1%的善,记得很清晰,因此,他们常常会有抱怨,抱怨他人不懂得感恩。

然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不领情。想一想,如果你曾经对人家做了99%的恶,现在希望通过一分的善来让人家对你感恩戴德,那怎么可能呢?

于此相反,乏恶可陈的人,为善是本分,不会携恩图报,故而不会记得自己曾经对他人有99%的善。他们会把自己对他人有1%的恶,记得很清晰,提醒自己同样的过失不要再犯。

这些乏恶可陈的人,他们偶尔的过失常常能被人原谅。想一想,如果一个人曾经对你有99%的善,如今即使有偶尔的过失,怎么可能不给予他通情达理的原谅呢?

记得读高中时,两个人同时迟到。班主任把其中一个人狠狠的批评教训了一顿,却对另外一个不常迟到的人安慰说:“这么大的雨,你这么远,还能坚持到校,真的很不容易。”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观察自己的内心。当发现自己常以好人自居时,就当反省自己是否是乏善可陈的人。

对于真正的修行人,发现错误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他发现自己总算有事情可干了。只会感恩,不会感觉面子过不去。

一个人的优秀不是天生的,都是长年累月修炼的结果。一个人的平庸亦不是天生的,只是长期缺乏觉悟的缘故。正善知识虽然本身不是觉悟,却能引领人获得觉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并非是智慧,知识分子不一定就是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