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积极的暂停

积极的暂停

暂停不是为了让孩子感受痛苦,付出代价。而是让我们都能保持冷静,恢复情绪,为了之后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拥抱,和他一起去暂停,陪他看本书,玩一会游戏。当然了,这不是在奖励不良行为,而是在教会孩子怎么在生气的时候用尊重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长大一些,会发生权力争夺和报复的时候,家长应该主动撤出。家里的卫生间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在里面放些杂志,方本书甚至放一个音响。有的家长喜欢用洗个澡或者出去商店逛一圈的方式来进行暂停和情绪的撤出。不管我们采用什么办法,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孩子尊重的态度。我们的撤出不是要离开孩子,而是为了照顾彼此的情绪,等我们都好起来之后,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学校里,作为老师,一样可以使用积极暂停的技巧。

有位老师在班会上的时候和同学们解释,当大家不好好上课的时候,我就会离开教室。等你们准备好上课之后,再来找我。当天,学生们在课堂上吵闹的时候,他立马就和自己的助理端着咖啡离开了教室。

他的助理在休息室里如坐针毡,他只觉得现在学生们肯定在教室里狂欢。甚至开始担心自己丢掉工作。一直过了45分钟之后,一个学生找到了他们,说我们准备好上课了,请老师回去。而且此后几天学生们的合作态度让老师自己都惊叹不已。

后来,学生们又一次吵闹了起来,当老师和助理去拿放在架子上咖啡杯的时候,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了下来,并且说他们已经准备好上课了。

积极的暂停,情绪的撤出,并不意味着爱心的撤离。任何一种撤出都是为了之后的鼓励、训练,和之后问题的解决。

逻辑后果

话说波妮和一位有6个孩子的男人结婚了,最大的8岁,最小的是一对2岁的双胞胎。他们的妈妈在生双胞胎的时候不幸过世。在新妈妈波妮出现之前,这些孩子都没有受到过稳定、一致的管教。孩子们吃饭的时候所带来的挑战是最严峻的,他们边吃边打架、斗嘴,互相往对方身上扔食物。

我们来看看以前教过正面管教理念的波妮是怎么做的。

首先,她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一上来她并没有指责孩子们吃饭时的行为,而只是问他们吃饭需要多久的时间。孩子们反复商量之后,认为15分钟就足够了。于是大家达成了一项约定,每天晚上6点开饭,15分钟之后6点一刻收摊。

第二天晚饭的时候,波妮和丈夫对于孩子们的打闹没有任何的埋怨,6点15一到,波妮准时收拾餐桌。孩子们当然抗议说自己还没有吃完,肚子还饿着呢。波妮和善而坚定的回答说:“我只是在遵守我们大家制定的规则,我相信你们可以坚持到明天早上。”然后,她带上耳塞,坐在沙发上看书。

第三天的情况还是一样的,孩子们继续试探妈妈是不是来真的。结果依然是准时收摊,对孩子们的抗议波妮依然坚定的拒绝。等到第四天的时候,孩子们各个都在忙着吃饭,谁也没有斗嘴打架扔东西了。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美好的后续,6年之后波妮夫妇出去度假,简·尼尔森去看了看这6个孩子被留在家里会怎么样。结果她发现这些孩子竟然如此的负责、能干。孩子们自己做饭,做家务。还给简尼尔森看了他们的食谱和家务安排。这些都是在每个月一次的家庭会议上就安排好的。

通过这个例子简·尼尔森不仅强调了家庭会议的重要性,还有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决定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其中的关键是,提前让孩子知道我们打算怎么做,最好与孩子也达成一致。请采取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而不是光嘴上说说。当孩子试探我们的时候,我们的话越少越好,做就对了。在事情变好之前,往往会变得更糟,保持自己的行动始终如一。

还有一些例子,都是决定我们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不要去要求孩子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篮,我们只需要决定自己之洗在洗衣篮里的衣服。让孩子们从没有干净衣服穿的结果当中自己学会怎么做。

不用唠叨孩子去打扫厨房,我们只要决定厨房不干净就不做饭。一开始孩子们可能觉得自己吃点零食也不错,但他们很快就会明白,如果要享受日常的晚餐,一定需要达成双向的合作。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运用逻辑后果,运用好他的关键是“不在意”这三个字。

如果孩子宁愿穿脏衣服也不愿意放进洗衣篮,把我们也不用在意,孩子宁愿吃零食也不肯收拾厨房,我们也别在意。就好好享受不用做饭的“假日”时光吧。

不要介入孩子之间的争端

孩子们会打架是挺正常的一件事情,作为家长的处理方式一般就是说老大几句,毕竟孩子大嘛,应该让着小的,所以小的孩子一般都是最后的受益者。

小孩为什么会打架呢?我们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简·尼尔森认为其实原因就是要父母的介入,我们的介入其实是在强化孩子们通过打架这件事情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信念。

有些家长根本不相信这个说法,打架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更多关注。他们争辩说,自己不在的时候,孩子也会打架。这个时候简尼尔森总是会反问说:“你都不在你是怎么知道他们打架了呢?”

确实,孩子们会确保一定会让父母知道,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让家长主持所谓的公道。

所以简尼尔森的告诫是:不要介入孩子之间的争端,如果非要介入的话,那确保让两个孩子的处境都完全相同。不要偏袒任何一方,一碗水端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打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谁先挑起的争端,其实都不重要,我们不可能看到其中所有的事情,所谓的“正确”也不过是一个主观的观点,我们自以为的正确,在孩子看来很可能就是不公平。

当我们拒绝介入争端,或者同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时候,那他们打架的最大动机,引起父母的关注,寻求更多的归属感也就被消除了。

给孩子提供选择

我们家长最大的错误之一是给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

孩子不回应要求的时候,常常都会回应选择。

我记得罗胖在电视节目里说过一个自己家小孩的例子,他的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总是不愿意去洗澡。洗澡就是他对孩子的要求,这个要求被拒绝了。但是如果换成提供选择呢?你是希望爸爸抱你去洗澡呢?还是妈妈抱你去?孩子想了一会说:“我要妈妈。”然后就是大人想要的结果了。

给出选择就是尊重彼此的表现,会赋予孩子一种权力感。

年龄小的孩子,我们给出的选择肯定有限,而年龄大的孩子,他能为自己选择的后果负责,所以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对小的孩子,我们给出的选择是你现在上床,还是5分钟之后上床?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自己选择上床时间,因为他们要对自己第二天按时起床上学负责。

对小的孩子,我们给出的选择可以是按时吃饭或者等到下一顿的时候再吃,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选择是按时吃饭,或者自己去做饭吃完之后再把厨房收拾干净。

当孩子对一些事情不能有选择的时候,比如说要不要做家庭作业。作业当然不能不做,但是什么时候做,就可以交给孩子去自由选择。

怎么做比作什么更重要

正面管教我们说了这个久,它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让大人和孩子都能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尊重和爱。而我们自己的表现往往像是忘记了这个目的,而是依据对孩子的愤怒、失望和恐惧在行事,最后我们还奇怪为什么养孩子会这么痛苦。

所以简·尼尔森让我们给自己设置三个提醒,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了爱和快乐的目的。

第一个提醒,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我们心里的感觉和态度会决定我们怎么去做。

有一次简·尼尔森旅游回到家,迎接她的是厨房水池里堆满了脏碗。他非常的生气和失望,他想找出该负责的那个人,结果每个人的说不是自己干的。她知道现在她生气的态度只能引起大家的防卫和反击。

简·尼尔森认识到了这一点之后,马上改变了方向。她说:“我们出去吃披萨吧,然后我们再开个家庭会议,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要责备谁。”

在这样的感觉中,家庭会议很成功。他们大笑着说:“一定是有个幽灵把那些脏碗放到了水池里”。在不责备任何人且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前提下,他们很快就一起找到了很好的方案。每个人轮流处理那些脏碗,每个人都承担起了解决问题的责任。

从负面的想法和感觉出发采取行动,一定会偏离爱和欢乐的目的。那在消除负面的态度之后,我们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错误是学习的机会

第二个提醒,错误是学习的机会。

我们在前面的节目当中多次强调了把孩子的错误当成学习机会的重要性。其实这对我们大人来说,这个原则也是一样的。

话说一个小学二年的的孩子用脚踢了另外一名同学。老师很生气,为了教育这个孩子,让他对别人受到的伤害感同身受,老师也踢了他一脚。可能是踢得重了一点,老师对自己的这个行为很自责。但她很快明白,可以把这次错误变成自己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机会。

于是他用接受错误的三个步骤,之前我们说的承认、和好以及解决。

老师向孩子道歉:“那天我踢了你,实在对不起,因为我看到你踢别的同学,我很生气,但我和你一样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我们都做错了对吧?”孩子接受了老师的道歉,并且觉得自己也应该向同学道歉。最后两名同学都一致同意,他们不会再打架了。

在这个事例中,老师做出榜样,为错误承担责任,然后帮助孩子也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进而帮助两个孩子重归于好。

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机会,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我们大人都是一样的。

反复学习同一件事

第三个提醒,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反复学习同一件事情。

几乎每个父母都说过这句话:“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绝大多数父母都不理解,很多事情我们都要重复一遍又一遍,孩子才能真正理解要教给他们的事情。我们也不必因为不断的重复而感到失望和沮丧。

我们曾经也说过关于家务事的“三周综合症”,以至于想要孩子对于家务事保持热情,我们每个月都要在家庭会议上强调这件事情。一次又一次,但这肯定比每天都唠叨好得多。

那怎么做比做什么重要,犯错是学习的机会,我们需要反复学习同一件事情。这是我们自己应该设置的三个提醒。

寻找积极的方面

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

女儿被停课了,因为老师在她的柜子里发现了香烟。她对爸爸说:“我根本不知道香烟是怎么来的,我正准备要拿给校长,结果被老师给抓到了。”爸爸当然知道孩子在撒谎,他很担心孩子会因为抽烟喝酒甚至吸毒而毁了自己的一生。

爸爸本来打算狠狠的惩罚她,但是爸爸忍住了。他打算从这件事情积极的方面入手解决。如果我们愿意寻找孩子积极的方面,就一定可以找到。在这个例子当中,孩子对他撒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她爱爸爸,不想让爸爸感到失望。而孩子自己可能也正处于矛盾之中,因为她既想坚持爸爸教给他的价值观,但同时又不想脱离在学校的朋友圈。

爸爸理解到了这一点,于是没有惩罚和责骂,他和女儿好好的谈了谈:“孩子,我肯定你很难想到怎么做,即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又不被朋友说你无趣,世间安得两全法。而且你对我撒谎是因为你爱我,不愿意让我失望。”

孩子哭了,点头表示同意。

爸爸继续:“你要是做了伤害自己的事情,我会很失望的。你不愿意告诉我们,说明爸爸妈妈做得不够好,没能让你知道我们是有多爱你。”说完之后父女两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他们始终没有讨论过抽烟和撒谎的问题,一年多过去了,孩子很高兴的将自己每一次拒绝诱惑的事情告诉父母,他还对自己影响了一些朋友坚守住自己的价值观而感到自豪。

每个孩子都想和别人有良好的关系,每个孩子都想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我们能牢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先假定孩子是无辜的。我们就不会认为孩子是在故意给我们找麻烦。他们只是想得到积极的结果,只是不知道怎么达到这个目的罢了。

帮助孩子获得达到这个目的的能力,正是我们的责任。“我知道你想要归属感和价值感,我应该怎么帮助你呢?”当我们有了这个态度,孩子自然能感受到我们的爱。

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

最后我想说的是,请向孩子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孩子自身当然要比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要重要。他们当然比我们生活中的任何物质财产都重要。但孩子真的知道这一点吗?

话说有个例子:

女儿偷了妈妈朋友家的一件衣服,这让妈妈非常的生气,以至于妈妈说女儿是小偷,甚至开始怀疑女儿是不是还做了其他的什么坏事儿。

这位妈妈真正担心的是女儿变坏甚至被送进少管所,但是现在妈妈指责女儿是小偷,这反而给女儿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我们很容易做出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这位妈妈明明是想保护女儿免受伤害。但她的女儿感受到的是羞辱,是妈妈不喜欢她。

我们知道自己有多爱孩子,可以孩子知道吗?当我们去问孩子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可能会令我们十分惊讶。

一个3岁的孩子回答的说:“如果我乖乖的,妈妈就会爱我。”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回答的是:“如果我考试分数是令人满意的,那妈妈就会爱我。”

我们希望孩子更好,是因为我们爱他。但请记住,只有孩子们在感觉好的时候,才会做得更好。而没有什么事情能比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更好的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面管教-积极的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