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言风语540:选择性倾听

锋言风语540:选择性倾听

图片发自App

1

昨天周末在家陪着老人看电视,我一般不看广告,但是老人在家却很喜欢。昨天他对一则广告的评论,我知道他也是有选择性倾听的毛病。

他看的一则广告是有关养生的节目,介绍关于睡眠的药物治疗,说白了就是电视买药的。老人很认真地告诉我,哪有什么睡眠学会,肯定是假的!我看了一下节目,原来养生节目中推荐的一种药物,电视上说是中国睡眠学会推荐的。而老人认为中国哪会有什么睡眠学会,肯定的假的,这是他的分析。

因为老人患糖尿病多年,他在看有关治疗糖尿病的节目时,老人不仅把节目提供的电话记下来,还多次告诉我们,要求我们去给他买上面介绍的药物。我们给他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告诉他那些药物是没有什么作用。见我们不感兴趣,他又告诉了妻子的姐弟。他对于这样的介绍很执着,只有与他的糖尿病和眼睛有关的介绍就很重视,前段时间还把街上发的小广告给孩子小舅,非得让他带着去看看。

而他对于我的一些毛病的治疗却不屑一顾。我从我舅母那里拿来一些蒲公英,他告诉我蒲公英是寒性的,不能喝。我因为肠胃不好吃了一些中药,他认为中药没有什么作用。

我跟妻子说,孩子他姥爷典型的选择性接受:与自己有关的都是大事,与自己无关的都是不值一提。与己无关的时候头脑清晰,与自己有关却的迷失了头脑的分析能力。

2

所谓选择性倾听,就是听你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而过滤掉那些你不感兴趣的话题。

选择性倾听的毛病几乎每个人都有。

前段时间一个家长跟我说,他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讲了很多的道理,孩子几乎很少有落实,而他说的周末写完作业可以玩半天、假期出去旅游的承诺,孩子记得清清楚楚。周日下午成了他“法定”的玩耍时间,一放假就开始研究到那里去玩。家长气得要命,为什么该听的不听,不该做的却非要做?我说就是是孩子选择性倾听,与他有利的他听,不利的滤过。

几乎每个人不想听到有损自己形象的东西,不愿意听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一个人的心态和关注程度往往成为选择性倾听的原因, “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态度,态度决定了处理问题与对待问题的方法。

3

心理学上,把倾听分成五个阶段:忽略(或心不在焉地听)、假装在听(或被动消极地听)、选择性倾听、专心倾听和移情交流倾听。

选择性倾听恰好位于倾听的中间阶段,介于听与不听之间。

忽略(或心不在焉地听):很多差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习效果,就是这样的一种不在状态的学习,至少是一种心不在焉地听讲。他们在课堂几乎就是开小差的状态,天南地北地想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即便是听进去几个信息,接着把信息转移到其它的地方,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例如老师讲了某个概念,学生会接着天南海北地想到了其它的事情,转移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有选择的接收的信息,而对老师讲解关键的话语几乎没有入脑。

假装在听(或被动消极地听)如同我们成年人参加一些会议一样,被动消极地听说话者所说的内容。从形式上,我们也在参加会议,但在心理上排斥这样的会议学习,从表面上看,我们也会通过点头示意来表示自己正在倾听,这往往会导致说话者误以为自己所说的话完全被听懂了。这就是老师上课感觉学生听懂了,但一考试就不会,就露出马脚。

主动积极地听是多数学生正常的学习状态,这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倾听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

倾听的最高阶段是移情交流倾听,学习者与作者共情,用对方的眼睛、心灵、大脑和灵魂去看世界。这是我们讲的学习的最高的一种方式,语文学科学生与作者共情,英语学科学生参与到英文环境中实践,理化学科学生进入科学探究状态。带着理解和尊重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是深度学习。

那么处于中间阶段的选择性地听,听讲者只留心倾听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不合自己口味或与自己意思相左的内容一概过滤掉。在学习阶段,这样的倾听是很可怕。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老师才去认真学习,学习没有主动性。

就我们教育者来说,家长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校和老师,而不是在家里批评老师,长久地对学校和老师的贬低,会使学生耳濡目染,对学校产生厌恶情绪,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

对于老师来说,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上学生喜欢的课,成为学生信赖的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锋言风语540:选择性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