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第九

论语

孔丘著 陈典译注

70个笔记

子罕篇第九

>> 子罕[1]言利与命与[2]仁。

>>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功利和天命,却赞许仁德。

>> 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 【译文】

达巷党中的一个人说:“伟大啊,孔子!他学问广博,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了这话,对他的学生们说:“我能干什么呢?赶车吗?当射手吗?我还是赶车吧。”

>> 子曰:“麻冕[1],礼也;今也纯[2],俭[3],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 【注释】

[1]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

[2]纯:丝绸,黑色的丝。

[3]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

>> 【译文】

孔子说:“用麻料做帽子,符合礼仪;现在大家都用丝料,这样节俭,我服从大家。在堂下叩头拜见君主,合乎礼仪;如今人们都在堂上拜见,这是傲慢。虽然违背大家的意愿,我还是主张在堂下拜见君主。”

>>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1]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2]不得与[3]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4]? ”

>>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囚禁了,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文化典籍不都在我这儿吗?天如果要消灭周的文化,那么我也就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既然天不想丧失这些文化,那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1]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2]。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译文】

太宰向子贡问道:“孔夫子是圣人吗?他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说:“这固然是天使他成为圣人,而且又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很贫贱,所以学会了很多低级的技能。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能吗?不会有这么多的。”

>>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 【译文】

孔子的弟子牢说:“孔子说:‘我没有被国家重用,所以多学一点技艺。’”

>>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两端[4]而竭焉。”

>>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一个农民向我提问,我什么也不知道。我从他问的事情的始末两端推究而尽量地回答他。”

>> 他又教给我们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那就是从正反、前后、始未等两端加以考察,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

>>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1],吾已矣夫!”

>> 【译文】

孔子说:“神鸟凤凰没有飞来,黄河也没有图画出来,我这一生也将要完了吧!”

>> 子见齐衰[1]者、冕衣裳者与瞽[2]者,见之,虽少,必作[3];过之,必趋[4]。

>> 【注释】

[1]齐衰(zī 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

[2]瞽(gǔ):盲。

[3]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4]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 【译文】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戴着礼帽穿着礼服的人和瞎了眼睛的人时,他们虽然年轻,孔子也一定站起来;从他们前面过,也一定快步走过去。

>> 颜渊喟[1]然叹曰:“仰之弥[2]高,钻[3]之弥坚,瞻[4]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译文】

颜渊感慨地叹息说:“老师的学问和仁德,仰望它越发觉得高深莫测,钻研它越发觉得坚不可破。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觉得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步地引导我们,用文化典籍开阔我们,用礼仪制度来约束我们,想停止不学都不可能。我已经竭尽了我的能力,好像有所成就了。虽然想像老师那样去做,可是又不知道从哪儿入手了。”

>>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1],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2]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3],予死于道路乎?”

>> 【注释】

[1]病间:指病情减轻。

[2]无宁:宁可。“无”是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

[3]大葬:指大夫的葬礼。

>> 【译文】

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让孔子的学生做家臣,准备办理丧事。过了一段时间,病渐渐好了,孔子说:“仲由这种行为是欺骗呀!我没家臣变为有家臣来治丧。我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我与其在家臣料理下死去,还不如在你们学生料理下死去!我即使得不到隆重厚葬,却会死在道路旁吗?”

>>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1]而藏诸?求善贾[2]而沽[3]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译文】

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放在匣子里藏起来,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一个好价钱呢?”孔子说:“卖了它!卖了它!我等待着卖个好价钱。”

>> 子欲居九夷[1]。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译文】

孔子要到九夷居住。有人说:“这个地方风俗鄙陋,怎么居住呢?”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还有什么鄙陋的呢?”

>> 这表现了孔子积极改造环境,使陋变泰,使不知礼而知礼的态度和信心。现代人喜欢迁移到繁华之地生活,顶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也在所不惜,其实只要德馨,不论生活在哪个城市哪座村庄,内心都是充实而幸福的。

>>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1]各得其所。”

>>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然后把乐章整理出来,《雅》乐和《颂》乐都各自有适当的安排。”

>> 子曰:“出则事[1]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2],不为酒困[3],何有于我哉。”

>> 【译文】

孔子说:“在外服侍公卿,在家服侍父兄,办理丧事不敢不尽礼,不被酒肉所困扰,这些事我做得怎么样呢?”

>> 子在川上曰:“逝者[1]如斯[2]夫,不舍昼夜。”

>>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 子曰:“吾未见好德[1]如好色[2]者也。”

>>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德像喜好美色一样的人。”

>>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2]也。

>> 【译文】

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还差一筐完成,就停止了,这是我自己半途而废。譬如用土平地,虽然只刚倒一筐土,但是如果继续下去,那是靠我继续坚持啊!”

>> 子曰:“语之而不惰[1]者,其回[2]也与!”

>> 【译文】

孔子说:“听我的话而始终不懈怠,大概只有颜回吧!”

>> 不论命运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努力。即便结果可能无所成就,只要我们心怀希望,不懒惰不懈怠,就不会留下悔恨。

>>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1]也,未见其止[2]也。”

>> 【译文】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啊!我只看见他不断地进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 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 【译文】

孔子说:“庄稼只长苗而不开花的情况有,只开花而不抽穗的情况也有。”

>> 子曰:“后生[1]可畏,焉知来者[2]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可畏的,怎么知道他将来赶不上现在呢?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而没有名声,那他也就没什么可畏的了。”

>> 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4]如之何也已矣。”

>> 【注释】

[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2]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3]说:同“悦”。

[4]末:没有。

>> 【译文】

孔子说:“合乎礼仪准则的话,能不服从吗?但改正错误了才是可贵的。迎合自己心愿的话,能不高兴吗?但分析思考才是可贵的。高兴而不思考,服从而不改正,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

>> 【译文】

孔子说:“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 【译文】

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使它失去主帅,但匹夫却不可能使他动摇自己的意志。”

>>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和穿着狐貉裘的人站在一起,却并不觉得羞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这正如《诗经》上说的‘不嫉妒,不贪求,用到哪里不好?’”子路听后终身背诵这首诗。孔子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1]之后凋[2]也。”

>> 【译文】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然后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落的。”

>> 子曰:“知[1]者不惑[2],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被迷惑,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1];可与适道,未可与立[2];可与立,未可与权[3]。”

>> 【译文】

孔子说:“可以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可以一同取得成就;可以一同取得成就的人,未必可以一起有所建树;可以有共同的建树的人,未必可以共同享有权势。”

>> 人和人的追求有所不同,其内心想法必然有异,即便是好朋友也不能避免为了权势利益而分道扬镳。

>> “唐棣[1]之华,偏其反而[2]。岂不尔思,室是远而[3]。”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 【译文】

“唐棣树的花,翩翩摇荡。哪里是我不思念?是家住得太遥远。”孔子说:“还是没有去想念,如果想念的话哪里有什么遥远之说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罕篇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