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元三年(715),五岁能诵六甲,十岁通《诗》《书》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诗仙李白正好15岁。这一年,他的好友资州内江县人范崇凯,决定赴京师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范崇凯,字金卿,“内江人,善属文。明皇命作《花萼楼赋》,称为天下第一。弟元凯,亦有文名,时号‘梧冈双凤’”(《四川通志》)。《方舆胜览》认为,资中为多士国,王褒起资以文词鸣,自褒以来,如董钧、范崇凯、李鼎祚皆以文显。
内江县原名中江县,“汉资中县地。后周于中江水滨置汉安城,遂改为中江县。隋改曰内江,属资阳郡。唐属资州,有中江、资水”(《舆地广记》)。“按《志》云:中江源出岷山,自灌口分支,经怀口入简县,历资江而下为中江,经三堆山下,西折而东至县,而复东折而南,至樟木镇又南折而西,至黄市,市距三堆十五里。一水周环九十余里,而县当其中,故日中江”(《蜀中广记》)。中江穿内江县城而过,包围了半个城市。
中江畔的青山绿水间,李白与范崇凯依依惜别,并赠诗《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中青山、白水、落日、浮云等自然美景与朋友之间真挚感情的人情美完美统一,显得气韵灵动,历来为人称道。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价为,“对景怀人,意味深永”。
但是,李白《送友人》之“友人”为谁,是否是范崇凯,在学界曾有不少的争论。其中,《全唐诗补编》指出,“本诗(注:范元凯写给范崇凯的《赠兄》诗)前有李白《送友人内江范崇凯》五律一首,查各本《李白集》题下均无内江范崇凯五字,王琦亦未加注,不知杨慎有何依据。特记于此。”杨慎,又称杨升庵,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有《杨升庵集》。
《蜀中广记·诗话》则写道,“李白‘青山横北郭’一首题云:《送友人作》,不知其为何人与何地也。《诗林振秀》题下加‘新津作’三字。《资县志》载此首连‘见说蚕丛路’一首,俱作《送范金卿还资州作》。金卿,即范崇凯,献《花蕚楼赋》者。《县志》复收白《赠崇凯》古风一首,或亦有所本也。”
从相关佐证资料来看,“友人”实为范崇凯。其一,《送友人》第一、二句的环境描写,与内江县城周边地貌相似。民国《内江县志》认为,李白送范崇凯之“北郭”、“东城”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修建的内江太白楼旧址,即东林寺、西林寺前山。其二,王琦《年谱·后记》云:“太白生于蜀中,出蜀之后不复旋返,凡蜀地诸作,皆少作也。”《送友人》为李白早期作品,
应该创作于四川境内。其三,《蜀中广记》虽言《送友人》作于新津,但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句来看,又不似送友人从新津回资州内江县,否则“万里”一词实在是太夸大了。《资县志》也认为“新津作”不一定可取。其四,李白游历四川时所作的《峨眉山月歌》有“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而清溪县“在内江县东北八十里”,“唐属资州,天宝元年,改曰清溪。”李白很有可能曾到过内江县。其五,《全蜀艺文志》收录了这首诗,诗名为《送友人内江范崇凯》,作者署名“前人”。此诗前后几首署名“前人”的诗作,据考证作者均是李白。其六,李白同范崇凯是有深厚情谊的好友,其赠诗范崇凯并非只此一首,其后还有《赠范金卿》二首。
开元四年(716),赴长安赶考的范崇凯一鸣惊人,考中了头名状元。这一年,开科取士的赋题为《丹甑赋》。相传范崇凯善属文,文思机敏,以笔千言立就。《四川通志》记载到,“范崇凯,内江县人,状元。”《玉芝堂谈荟》记载为,“四年,进士十六人,状元范崇凯;五年进士二十五人,状元王维。”《蜀士在唐居首选者》还记载了唐代四川的其他状元,“吾蜀士在唐居首选者八人:垂拱三年,射洪陈伯玉;开元四年,内江范金卿;贞元七年,阆州尹枢;元和八年,枢弟尹极;太中七年,绵州于环;太始五年,夔州李远;八年,成都李余;龙纪元年,巴州张曙。”
与范崇凯同时赴考的还有他的弟弟范元凯,名列进士第十四名,世称“梧冈双凤”。范元凯很有才华,《御定全唐诗》云“元凯,内江人,与兄崇凯俱有才名,诗一首。”其诗为《章仇公(兼琼)席上咏真珠姬》,“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歩裵回拾翠钗。”约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年(746)期间,范元凯曾为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从事。
范元凯另一首更有名的诗是写给范崇凯的《赠兄》,“洛阳纸价因兄贵,蜀地红笺为弟贫。南北东西九千里,除兄与弟更无人。”《全唐诗补编》根据《全唐诗》记载,认为作者是何兆,“范元凯,《赠兄崇凯》,《全唐诗》二九五作何兆诗,题为《赠兄》。首句‘兄’,《全蜀艺文志》作‘君’。
范崇凯考中状元后,先在京师做官。其时正值唐玄宗在宫廷中修建了“花萼相辉楼”,为其兄弟五人饮宴聚乐之所,特命范崇凯作赋。范崇凯所作的《花萼楼赋》,既歌颂了皇帝的德政,又对楼阁进行生动的描述,被当时的人誉为天下第一赋。《蜀中广记》记载到,“范崇凯玄宗时献《花蕚楼赋》,为天下第一。”《明伦汇编氏族典卷诸姓部》记载为,“范崇凯,内江人,善属文,明皇命作《华萼楼赋》,入奏为天下第一。”《全蜀艺文志》记载云,“范崇凯,内江人,奏《花蕚楼赋》为第一。”
杨慎收录在《杨升庵集》中的“《赠赵大洲太史(贞吉)》,将范崇凯的《花萼楼赋》与南宋资州状元赵逵的《栖云集》相提并论,“起凤才华锦水头,鸣銮仙步上瀛洲。文传庄叔栖云集,赋奏金卿花萼楼。何国白环曾入贡,至今青海未全收。庙堂终用平戎策,未许栖迟老一丘。”赵大洲的《和王三湘》写道:“花萼岫生樵石路,桂枝湖霭读书台。”
可惜的是,范崇凯的《花蕚楼赋》已失传。其旧居曾碑刻《花蕚楼赋》,但随着岁月的侵蚀也剥落消失了。《蜀中广记》 记载到,“金卿所居故址有卧碑镌《花蕚楼赋》,剥落殆尽。”《四川通志》、《全蜀艺文志》等收录的《花蕚楼赋》(以花萼楼赋一首并序为韵),据考证是高盖的作品。开元十三年(725),进士试题就是《花蕚楼赋》。北宋李昉﹑徐铉等人编撰的《文苑英华》收录了五篇《花蕚楼赋》,其中第一篇署名高盖,文字和字数与《四川通志》、《全蜀艺文志》等署名为范崇凯的《花蕚楼赋》完全相同。从北宋至清代的一些典籍,对《文苑英华》中五篇《花蕚楼赋》的作者,都无异议。将高盖《花蕚楼赋》定为范崇凯所作,其始作俑者是编修《四川通志·艺文志》的杨慎。其后,一些典籍采用了杨慎的说法。
开元二十五年(737),37岁的李白移居山东。其游历鲁郡大好河山,并干谒地方官吏,直到天宝元年(742)秋,应诏赴京。其时,范崇凯正好任兖州鲁郡金乡县县宰,其治理有方,政绩显著。李白为此亲赴金乡县与范崇凯见面,又写下《赠范金卿》诗两首。
其一,“君子枉清盼,不知东走迷。离家来几月,络纬鸣中闺。桃李君不言,攀花愿成蹊。那能吐芳信?惠好相招携。我有结绿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燕珉齐。摭拭欲赠之,申眉路无梯。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只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唐诗品汇唐诗拾遗》、《古诗镜唐诗镜》、《御定全唐诗》、《石仓历代诗选》、《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御定渊鉴类函》等收录了此诗。
其二,“范宰不买名,弦歌对前楹。为邦默自化,日觉冰壶清。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浮人少荡析,爱客多逢迎。游子睹嘉政,因之听颂声。”《御定全唐诗》、《山东通志》、《李太白集分类补注》等收录了此诗。
在这两首诗中,李白感动于范崇凯清明的治理和高洁的品质,多有溢美之词,也对自己怀才不遇感到郁闷,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范崇凯为家乡留有“汇澜有斐”题词,镌刻于内江东兴区胜利镇花萼村临江岩上。《蜀中广记》记载到,“志云:西北十五里有花蕚山,有寺临江,崖上镌‘汇澜有斐’四字,唐范崇凯书。”
范崇凯、范元凯两兄弟都为官清正廉明,有贤有才,内江人仰慕先贤,将范崇凯兄弟读书之处取名为花萼山。《四川通志》记载到,“花萼山,在县西二十里,唐范崇凯读书于此。玄宗时献花萼赋,为天下第一,乡人荣之因以名山。”《方舆胜览》记载为,“花蕚山,距内江县十里,昔唐范崇凯于此读书。” 《明一统志》记载云:“花蕚山,在内江县西二十里,昔唐范崇凯于此读书。后赋花蕚楼因以得名,山及泉俱名花蕚。”
范崇凯墓,位于花萼山后。《四川通志》记载为,“唐范崇凯墓,在内江县西花萼山后。”《蜀中广记》记载到,“山之后湾有金卿墓。”内江人在范崇凯墓附近修建了一座花萼寺(其主建筑为花萼楼),在县城文庙旁修建了花萼祠。清朝时,在花萼祠旧址兴办花萼书院,与当时的汉安书院,后来的翠屏书院成为全县的最高学府。在修葺旧县城的城门时,把正北门定名为花萼门。为纪念范崇凯与李白的友谊,还在西林山上修建了太白楼,成为内江历史的一段佳话。
解放前,内江县立中学(现内江一中)学生组织了一个花萼读书会,并在当时的报纸上开辟了花萼学刊专栏。一些社会青年集资在县城开了一家书店,取名为花萼文化服务社。
1979年至1986年,我国开展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范氏兄弟旧居所在的史东公社富华大队重新命为花萼村,再后来称为东兴区胜利街道花萼社区。内江市东兴区规划在谢家河片区修建花萼小学、花萼中学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