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命硬故事
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中有这么一句话“生活富裕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的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的青春。”
都说真诚的友谊来自真诚的自我介绍 ,我叫张艳梅,坐标内蒙古包头市,是医院里的一名助产士,被称为“迎接生命降临的天使” 我们用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平凡或精彩,今天,我为大家讲一讲我自己的故事。
1975年,我出生在内蒙古赤峰的一个小山村,祖辈世世代代务农,父母终日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情形下辛勤劳作,我家姐妹三人,我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我的大妹妹在出生后爷爷给起了个名字叫艳杰,谐音“截”,意思是截住女孩,下一个该生男孩了,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是非常严重的,很遗憾,三年后,我妈妈又给生了一个妹妹。三个女孩,在那个时代,在当时的农村,我父母很是自卑,甚至抬不起头来,在农村,家里没有男孩,就被称为“绝户”,奶奶看不上妈妈,叔叔对我们也不好,家庭矛盾日益严重,爸爸妈妈也经常为此争吵,甚至动手打架,儿时的记忆中,我已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睡意朦胧中起来拉架,那时候,觉得妈妈是弱者,爸爸每每举起他的拳头挥向妈妈的时候,我总是义无反顾的冲到妈妈的前面去替她挡拳头,但也每每这个时候,爸爸就会放下他的拳头。小的时候,我特别善于察言观色,一看见爸爸妈妈脸色不对劲,我就拼命的干活,我觉得我多干活他们就不会打架了,有多少个夜晚,不敢睡觉,就怕爸爸打妈妈。童年中,记得有一次“六一”儿童节去同学家里玩儿,我的同学在她的爸爸妈妈面前撒娇,要各种玩具,各种好吃的,我看着眼前的情景,那一刻,我在心里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什么都不要,只要您们别吵架,别打架……多年后每每想起当时的那个情景,总是令我记忆犹新,一个几岁的孩子,一个本该天真烂漫的年龄,常常会令我感动不已。也因此,在我童年时期我就立志,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学,我一定要带爸爸妈妈离开这个地方,离他们远远的,再也不受他们的挑拨,离开这片令父母感到屈辱的土地,那个时候我也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证明给他们看:女孩和男孩是一样的,男孩能做到的事女孩也一定能做到。
尽管在农村,在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都很一般的情况下,小小年纪的我就懂得发奋图强,院子里、树林里、田间小路上都有我看书、背书的身影,自小我的成绩就非常优秀,那个时候生活非常的拮据,父母要供养三个学生,当时农村没有什么赚钱之道,只有靠土地的收成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们那个地方一马平川的土地少得可怜,大多是山坡地,一条垄要爬好几个山坡才能到头,没有灌溉井,全部靠天吃饭,碰上雨水好,粮食收成好,可是粮价就掉下来了,碰上年头不好,干旱,粮食收成少,粮价反而上来了,但留下全家人一年的口粮,也就所剩无几了。记忆中,父母每年都要靠承包大量的土地来供我们姐妹三人读书,那个时候,种地没有机械化,全靠手工操作,那个时候大多种的是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喝的小米粥,谷子成熟的时候很是壮观,一片片沉甸甸的垂下了头,我们多形容做人要向成熟的谷穗那样低调。谷子前期打理的工作非常的繁琐,种下后等出了苗,要间苗,每株苗之间要留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太密,否则会影响植株的质量,从而影响粮食的产量,同时还要除杂草,要有分辨植株苗和杂草的能力,所有这些工作,父母都是蹲着进行的,蹲不住了,就趴着往前走,那一条条不知道要爬几个山坡、几道梁,看不见头的一垄垄庄稼,都是由父母两个人打理出来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蹲着、爬了一个月,才把那片地整理好,那一刻,我看见父母走路都成了罗圈腿……
父母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时时影响着我,在当时,同学家里有三个女孩的也不少,他们的父母让她们读上几年书就不再供了,认为女孩子迟早是要嫁人的,回家务上几年农,然后寻个人家,要点彩礼,嫁了算了。可我的父母与他们截然不同,自小就鼓励我们姐妹三个好好学习,就算砸锅卖铁,只要我们有本事,考到哪供到哪……艰苦的岁月中,因为没有男孩饱受白眼,受尽屈辱,但父母从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作为家中的老大,在妹妹中始终起模范带头作用,中考那年,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为了尽快走向工作岗位而改变家中的状况,我报考了中专,最终以超越50多分的分数线被内蒙古医院卫校录取,所学专业助产士,我考上中专那年是1991年,当时在我们的小山村里,别说中专生,就是高中生也没有几个,所以,当年我在三乡五里就成了村民们津津乐道的“人物”了。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环境,但一定可以改变你的生存环境,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想我做到了!
中专三年,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一直在寻找着机会,当时在招生的时候,我们作为卫校的首批助产士班,是为内蒙医院产房培养的人才,也就意味着毕业后大部分人会留在内蒙医院产房工作的,所以在实习的时候,我带着意图特别努力,嘴甜腿勤,胆大心细,谦虚好学,与每一位带教老师的关系都非常融洽,实习是每个科室轮转的,每次出科,我都能得到科室护士长的优秀点评,为此毕业时,全班55人中,我是四个优秀毕业生之一。可临近毕业的时候,学校得到的消息是:内蒙医院产房不招助产士,这批助产士全部走定向分配,也就意味着,从哪招来的就要回到哪里去。我当时非常明白我自己的处境,没钱没势,没关系没门路,赤峰市肯定留不下,旗县医院也别想,最后只能回到乡卫生院,那我就在问我自己,我当初考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改变全家人的生存环境,是带父母离开那个地方,如果我回去了,其实一切都没有改变,当时有一个声音就在我脑海中呐喊:我决不能回去,我回去了,就等于三年的中专白读了。
人都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从那时候开始,我生命中的贵人就接二连三的出现了,我自小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但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勤劳,勇敢,坚毅,诚实,忠厚,善良,幽默,乐观在我身上都有体现,当时,我在班级里很活跃,说相声,演小品,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元旦晚会上,我的相声被评为一等奖,由此也被我生命中的恩师所器重,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转折点上成功逆袭。
1994年毕业,我被分配到了包头,当时我们班有10个赤峰的,只有我一个人留在了包头,其余9人都回去了。一个人在包头,举目无亲,尽管孤独,但有精神的力量在支撑,95年我大妹妹中专预选失利,我给办到了我们学校读自费护理专业,那个时候,我们家里更穷了,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毕业的时候我自己借的钱跑得分配,95年我开始供我大妹妹读自费中专,期间每年春天都要把买种子、化肥、尿素的钱给父母寄回去,所有这些花销,靠我每个月300多的工资是远远不够的,我开始边工作便在外打工,那些年,我卖过袜子、内衣内裤,卖过腐竹、洗衣粉……记得有一年夏天的夜晚,我去包钢四宿舍卖洗衣粉,那天出师不利,没卖出去几袋,下起了暴雨,等雨停了,已是夜里11点多了,我骑着自行车往回走,钢铁大街上发着滔滔大水,逆着水流,雨后的空气非常清新,凉风习习,那一刻感觉真好,因为逆着水路走,路面上的东西看不见,自行车轱辘压到一块砖头,于是连人带车就摔倒在了水里,后车架上的洗衣粉纷纷从箱子里滚落出来,在水面上游上泳了,当我把洗衣粉东一袋西一袋从水里收拢到箱子里的时候,浑身都湿透了,但那一刻我一点都不沮丧,甚至还觉得挺好玩。多年后我每每提起这件事,都会被当时的状态和此时此景所感动,那应该是一种对待生活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年轻时所受得苦和磨练,终将会变成日后的一笔财富。
后来,我接触了医药行业,跟以往的小打小闹相比,算是上了一个台阶,98年我把我的小妹妹也接了出来,因为我知道,把父母接在身边一定要分三步走,如果两个妹妹出不来,父母一定会放心不下,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个都疼,哪个都爱,父母也希望我能将两个妹妹带出来,曾经我把大妹妹带出来的时候,爸爸就鼓励我:如果你能把老三也带出去,你就真正的出名了。我知道这是父母的希望,名气对我来说不重要,人重要的是活自己。
2000年,我给父母买了第一套楼房,70平米,我知道只有父母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们才能踏实的住下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因为买的是期房,2002年房子才下来,2020年9月9日,我把父母接过来住上了新房。
回顾那些年的奋斗历程,看似单枪匹马,实际上我身后有那么多的贵人在帮助着我,“拆东墙补西墙”是我那时候的常态,如果这件事情需要钱来解决而我没有钱,我就得去借,记得有一次还差500块钱实在没地方借了,我想到了一个卖羊肉串的朋友,她领我到了她家,在卧室褥子底下用10元、20元、50元凑够了500元,每张纸币都散发着浓浓的羊肉串的味道。想想我一个刚毕业的小女孩,家不在这,没有任何背景,当我需要钱跟我的那些朋友去借时,她们往往二话不说,尽可能来满足我的需求,钱借走后,连个借条都不打,那份信任给了我多大的鼓舞啊?
从94年到02年,我用8年的时间实现了我儿时的诺言,父母再不会因为家里没有男孩儿而暗自神伤,家里的每个人我都能照顾的上,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孩和男孩是一样的,男孩能做到的事女孩也一定能做得到。
2017年,我征得爱人的同意,为我父母买了一套520平米的花园洋房,改善一下他们的居住环境,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生,父母当年倾其所有来供我们读书的英明决定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曾把撒哈拉沙漠变成人们心中的绿洲的三毛曾说过:“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空白”成功女神并不垂青于所有人,但所有参与、尝试过的人,即使没有成功,他们的世界却不是一份平淡,不是一片空白。回头看过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的新春贺词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走在奔向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
拼搏让青春无悔,人生的精彩仍在继续……